快乐佳佳 发表于 2010-10-3 21:16:14

野外行走小贴士

野外行走小贴士 •携带物品要精练。一般人来说,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5时,人可以较轻松地承受;负重达到体重的1/4时,长时间行进会感到很累;负重达到体重的1/3时,身体灵活性受到很大影响,完成攀登、跳跃等动作很困难,易受伤。所以,野外活动中负重以不超过体重的1/4为宜。 •    秋冬季进山不可行路吸烟,不要在野外用明火,以防引起山林大火。 •注意保护环境。所有金属、塑料等不易降解的垃圾,应携带进城再扔,绝不能就地焚烧或掩埋。 •出发前应有较详细的活动计划,并留一份给自己的亲友。每到一地应尽量与家中联系,告知行程,或者在沿途村落留信。这样,万一发生意外,别人能够迅速准确地展开救援。 •易耗品一定要有备份(如手电、灯泡、电池、火柴等)。 •初次穿越的人最好不要单独进山,以三至五人结伴为宜。 •万一迷路,不要瞎走。最简单的脱险办法是找一条山沟(谷),沿沟(谷)底向下游走。因为所有的沟(谷)都会通向某一条河,而溪、河终究是要流出山的。 野外虫蛇的防治
1.如何应付蜂蛰:离草丛和灌木丛远些,因为那里往往是蜂类的家园,发现蜂巢应绕行,一定不要做出过与‘亲近'的表现,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如果有人误惹了蜂群,而招至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如果不幸已被蜂蛰,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蛰伤处,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最后,直奔医院吧。
2.蛇咬伤:在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风雨 发表于 2010-10-3 21:22:19

希望对大家出行有帮助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0-10-4 09:49:39

{:1_234:}

南极冰 发表于 2010-10-4 19:32:02

很有帮助!学习了,谢谢佳佳{:1_241:}

lynco 发表于 2010-10-5 08:09:14

{:1_234:}
不错,值得一看

圭峰山麓 发表于 2010-10-5 21:09:43

{:1_23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野外行走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