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无声 发表于 2014-5-13 19:49:31

红灯停,特斯拉驶进中国死胡同?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CEO马斯克亲自把钥匙交到了8名中国消费者手上,他们订购的斯特拉汽车,晚上就能开到400公里外的郊区,或野炊,或赏景,或车震。
  马斯克,是一位传奇的商界领袖,和中国的领导相似,他的名片上写满了各种头衔:工程师、企业家、慈善家,是贝宝、空间探索和特斯拉三家公司的CEO,唯一不同的是,马斯克的头衔是真的。2013年,《财富》杂志评选的年度商业人物排行榜上,马斯克高居榜首,而由他一手打造的环保、绿色、纯电动汽车的概念,早已火爆全球。窃以为,马斯克的传奇程度估计仅次于马克思 ,他甚至较苹果乔布斯更具有审美性,而且,他比帮主更接地气的表现在于:壮年时期,就来造访中国了。

  http://image227.poco.cn/mypoco/myphoto/20140513/18/17419398720140513185014042.jpg
  特斯拉来了,真的来了,这不仅仅是马斯克的1次绚丽的商业秀和8辆新概念电动车。其实,他们的股价能在4个月内翻了一番,最核心的因素正在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华尔街眼中,特斯拉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中国有一大批的土豪要炫富,李刚的儿子需要漂移、需要撞人之后的嚣张;这里有一大批的公车等待报废,更新、再报废、再更新,更有一大批的导演,想要在电视剧里引入特斯拉电动车,正如,中国电视剧里的人物,甭管贫穷or富有,手机统一使用iPhone4S。
  但事实上,斯特拉至今没有摸准中国市场的脉搏,正如马斯克所讲:特斯拉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婴儿,他们想要塞满北京的高速公路,还有一大堆的问题亟待解决:充电、销售渠道、价格,乃至竞争者的深耕等等,都在斯特拉入华的路上亮起了红灯。
  充电桩,孤独的守望者
  特斯拉要开拓中国市场,CEO要体现亲民角色,于是,马斯克亲手把钥匙交到了中国首批8位消费者手中,但这些人无一例外得身份显赫,包括新浪CEO曹国伟、汽车之家总裁李想等各种企业大佬,他们是追求创新、追求刺激的先锋,有闲钱玩车,住着高档小区和别墅,有关斯特拉电动车的共性,则是统一安装了“家用充电桩”。
  http://image227.poco.cn/mypoco/myphoto/20140513/18/17419398720140513185110041.jpg

  其实,特斯拉要想在中国从新潮的概念转化成量产,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充电问题。目前,斯特拉于北美地区,安装了79个超级充电站,北美车主可选择任何一家充电站进行免费充电,只需30分钟即可满足行驶273公里所需的能量;此外,北美家庭一般会拥有专属的私家车库,可安装高功率连接器,该装置配有双充电器,每充电一小时就能行驶93公里…因中国具有特殊的国情,仅有1%的消费者能住得起高档小区或者私人别墅,而其余99%的人根本没有专属的车库,或者干脆因负担月供根本买不起特斯拉电动车。单从家用充电桩的空间需求来看,笔者认为,特斯拉只能等着中国农民富裕起来,广袤的农村有的是地方。而且,不单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国外的太阳可能也比中国的太阳更有能量,因为北美的阳光不用耗费能量来穿透PM2.5。
  更让马斯克不得不谦虚的是,空间不足和PM2.5猖獗,仅仅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而政策环境则更加恶劣:中国大陆的电力供应一直由国家电网垄断,特斯拉想要建立超级充电站,向消费者免费供电,首先得向有关部门的领导每人送一辆Model S的电动车,而且需要同国家电网达成合作协议,总之,在马斯克妥协前,特斯拉的能源始终是个大问题。
  牌照,特斯拉(中国)的紧箍咒
  一般来说,马斯克这种技术天才,有着根深蒂固的工程师思维,他们更喜欢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征服消费者,常常耻于和一些行政力量厮混。但特斯拉想要绕开政府,和中国消费者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充电站建设,而且仅仅是冰山一角,没有政策支持,补贴、牌照,都会跟紧箍咒一样,让马斯克头痛欲裂。
  http://image227.poco.cn/mypoco/myphoto/20140513/18/17419398720140513185203094.jpg

  马斯克曾经直言不讳:王传福不是我的对手,但要论起和中国政府的关系,特斯拉显然吃了外来和尚的亏。前不久,北京政府对外公布了可享受补贴的电动车名单,比亚迪的两款车型DENZA和E6赫然在列,有了政策支持,消费者在购车时直降108000元,加上中央政府60000元的补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而要享受这种补贴,除了要具备绿色、新能源等基本资质外,还需要在中国设立汽车生产线,显然,从斯特拉披露的内部财报会议内容来看,马斯克至今没有来中国设厂的计划,如果他们不能尽快搞定中国政府的硬性要求,损失可能就不仅仅是补贴了。众所周知,汽车牌照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是稀缺资源,尤其是在伟大的首都,汽车想要弄个代码贴上,比汪峰章子怡白头偕老还难,平均中签率仅为0.9%,但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领导还是预留一些特殊牌照,不需要摇号程序,而是免费赠送给购买的车主,当然,这也需要相关部门的钢印。而与特斯拉游离在体制外的情况不同,比亚迪、上海通用、奇瑞瑞麟、江淮等电动车已经拿到政府的approval,事实上,高额补贴+免费牌照,经常让普通消费者不得不忍痛放弃特斯拉。
  此外,特斯拉和有关部门的貌合神离,直接导致了中国销售渠道建设进展缓慢。马斯克有着一个宏伟的目标:打造风靡全球的直营店,就像苹果的Apple store闪耀世界。按照此前透露的规划,特斯拉2014年会在中国10个城市建立直营店,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圈下第二块地皮,显然,特斯拉不太清楚,土地对中国政府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VS电动车,究竟谁在颠覆谁?
  电商颠覆了传统店铺,iPhone4S颠覆了诺基亚,两只企鹅颠覆了中国人民邮政…这些基本都是靠互联网改变传统领域的案例,于是,特斯拉电动车的概念,刚问世20分钟,就让媒体贴上了“颠覆者”的标签,而且在他们的渲染下,造就了一大批的技术崇拜者,这也是为什么有众多的中国消费者严重羡慕首批的8位车主。可狂热的技术追捧之后,我们依旧需要反思,特斯拉或者说整个互联网能就能够颠覆汽车产业吗?

  笔者认为,汽车在历史上的存在感非常强大,比手机强大1000倍,因此,互联网只能改进,无法颠覆,更何况,只靠互联网企业的干瘪代码是无法驱动汽车的。
  据相关数据统计,特斯拉2013年营收20.1亿美元,全球销量2.23万量,而且,马斯克也展望了2014年,他们的Model S销量会达到3.5万量,周产量也会从600辆提升到1000辆…这些数据在“拉皮”的眼中,风光无限,但真正的事实是,特斯拉的销量扔到整个汽车领域的大河中,连点水花都溅不出来。传统汽车厂商2013年销量中,排名第一的丰田集团达到998万量,紧随其后的大众和通用也分别有973.1万辆和971.5万辆,在这些大数据面前,斯特拉的销量显得有点寒碜。笔者认为,特斯拉或许仅仅能充当一个概念推广者的角色,它会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传统厂商认识到“纯电动车”可以成为传统汽车的替代品,而后,丰田、奔驰、奥迪会转而向该领域进军,与此同时,苹果、Google等科技大佬也会适时地推出汽车操作系统,事实上,PlayCar 和Android正开始改变消费者的行车体验了,而传统的汽车技术+颠覆性的操作系统,才是未来电动车的最合理模式。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三辆特斯拉电动车曾在6个星期内发生燃烧事故,虽然马斯克反复强调:我们的消费者仍然活着,但特斯拉的安全性有待考验,也给一些急于进入汽车领域的互联网企业敲响了警钟:互联网汽车,且行且珍惜。(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灯停,特斯拉驶进中国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