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人 守 城
本帖最后由 草堂佚夫 于 2014-5-6 23:58 编辑汉人守城 (学生之习作,权作一乐尔) 武帝时,幽州有县曰杞,临匈奴,胡人常犯之。某年,胡人千余骑攻之,三日,破门而入,杀县令及诸官十余人,守军百余人。劫掠三日而去,徒见鲜血浸城,饿殍遍地,何其哀哉! 次月,上使张将军灵率千余卒驻之。及至县府,召一丈人曰,“老父岂知城之所破也?”对曰,“城门不固也。若使城门固若磐石,百余卒足以拒之。”以为然。乃使民千余人筑城门,至明年,其门之厚可比州城,是谓万夫莫开也。 越明年,胡人数千攻之,灵遣士卒拒之。初,胡人弗知门之坚至此也,强攻之,张灵连却之。嘻曰,“吾可高枕无忧矣!”明日,胡人复攻之,弃其门而攻其墙,未几,墙隳而门坚挺如初。胡人入,以其卒不足以拒胡,弃甲曳兵而走,及至南门,兵败,灵见诛于门外三十步矣。 呜呼!门为守城者之重,其然也。然则,固门而弗固墙,无用也。倘使灵固墙如固其门,吾恐胡人万千无以破之矣。刀之锋也在刃,若无精钢之背,折也;箭之利也在尖,若无坚实之杆,偏也。故曰:重者以不重者亡,避轻而就重,事亦无成矣。 吾观今之天下,为官者皆以经济增长为“己任”,建政绩工程,遍地造城,如摊大饼,雾霾漫天,环境恶之,百姓苦之。此大患焉。无财,民苦也;有疾,民亦苦也。重经济发展而不重环境之保护,此何异于固门而不固墙乎?噫,望天下之士听之思之改之,笃行之! 我的点评:本文为一篇具有政论色彩的记传文章,通过“汉人守城”借传立说,因事出论。其文脉清明,文字简洁,有模拟古人借事说理借古喻今的体式。其主旨悉在文末一句,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只是文中“为官者皆以经济增长为己任”一语中,“皆以”似有偏颇之嫌。 该生敦厚质朴,勤而好礼、思而好学,常以所感文字与我交流,其古汉语基础可见一斑。我不提倡学生作文全然泥古,毕竟不和时代节拍。然如能引此法为一“训练途径”,则对古汉语教学大有裨益,亦能在白话写作上“让文言的功力济白话之松散与浅露,‘文白相济’其语言自当有立体之感”(余光中语),可谓“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以上拙论,请各位老师斧正为盼。 沙发 {:7_390:} 好文章!难得一见 。{:soso_e179:} 观沧海 发表于 2014-5-7 15:39
好文章!难得一见 。
感谢您!先生文字清澈深邃,我拜读很多。故乡大师辈出,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