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在外想回家的老人----请儿孙尽早接回老人
他,一个82岁的农村老汉,而她,一个78岁的乡间老太,已至耄耋之年的老夫妻俩原本家住周至县,却为何漂泊在外长达十三年之久而无人问津?为何背井离乡来到了距周至县约60公里的长安区东大街办罗汉洞村三合组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凉风习习的夏日傍晚,我们来到了老人的家里。夕阳西下,日薄西山,老太孤独一人坐在门前的石墩上,似乎在凝望着远方。缕缕青丝、道道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黝黑的脸庞、瘦削的身体与身后巍峨挺拔的终南山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为之一动?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老太热情地把大家迎进了屋子。凹凸不平的地面、简陋的家具、黯淡的光线,刹那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破败不堪。拍了几张照片之后,老太招呼我们坐在屋外的凳子上。经过详细的了解,才知道老大爷去了附近的山头放羊。不大一会儿,老太告诉我们那位就是大爷。循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头戴草帽,右手牵着一只奶羊,走起路来脚一拐一拐的,却大步大步地往前走,望着眼前这位背驼却精神矍铄的老头,我怎么想象不到他已经82岁。坐定之后,随着相机“啪”的一响,我竟然从两位老人的脸上看到了一种年少的激动。接着,大爷把他的情况给我们娓娓道来。他叫董志诚,今年82岁,与已经78岁的老伴徐月梅原本家住周至县终南镇勒马村二组。老人膝下两儿两女,跟小儿一起生活,却因一些琐碎的家庭矛盾,被儿女们逼迫在外长达13年。期间,大女儿一年会有几次来探望老人,给老人一些生活费,而其他儿女们竟然不闻不问,形同陌路。不幸中而又万幸地,他们来到了终南山下,住在原为关山机械厂的厂房里,仅靠南石村队长给予的一亩荒地维持生活。老人告诉我们,今年的一亩地收了4大袋粮食,这根本不够吃。更让人感动的是,多亏周围乡邻热情无私的帮助,老人才得以度过了这艰难的十三年。令我们一行人大为吃惊的是,老人自始至终保持着安详的笑容。他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力量呢?独在异乡为异客,老人告诉我们他现在非常渴望回家,毕竟叶落归根、人之常情!在此,我们想奉劝老人的儿女们百善孝为先,一定要尽快把二老接回家去,要知道老人可是家中最大的宝啊!谈到回家以后的生活,大爷告诉我们回去还是分开吃饭比较好,怕给他们添麻烦。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人们常说的:老人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内心不禁一阵阵的辛酸。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你们能忍心让俩位老人漂泊在外十三年之久吗?老人期盼着回家的日子还有多久? 每逢佳节倍思亲,老人的儿女们,于心何忍!马上过节了,给老人点温暖吧! 给老人一点温暖吧 天理难容 请两位老人的女儿,给老人一点关怀吧。 老人膝下的二个儿、二个女心确实在石头上了。 可怜的老人,可恨的儿女。{:4_113:} 千刀万剐的儿女!建议楼主将此贴发在大秦网三秦爆料上。 本帖最后由 杨康 于 2010-9-19 08:04 编辑
二个女儿心像石头一样。{:1_233:} 太可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