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为各种利益纠葛的少林寺
不管是你少林寺的真方丈,还是算命的假和尚,或者是政府派驻景区的管理者、假景点的经营者,在少林寺这个利益蛋糕面前,大家都把自己看成是“平等”的利益主体。释永信穿着袈裟,端坐于山门前,接受数百洋弟子的跪拜大礼,围观的当地群众会啧啧称赞,“永信搞得不赖。”当地人谈起这个名声在外的方丈时,都是“永信如何如何”,犹如谈论自家的邻居。
据少林寺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在为方丈修整卧室时,曾在屋里发现了多个摄像头,其中一个正对着方丈的床头。是谁装的这些摄像头?是谁在24小时监控?
应该说,在少林寺早期的发展中,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做大蛋糕,各方还算和谐。随着少林寺的名气越来越大,利益诉求越来越多样化,影响各方和谐的因素也就越来越多。
除了最直接的经济利益外,“名”的变化也在影响着各方的心态。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就举例说,现在领导们合影时候,永信都主动往中间站,明显不懂规矩;在少林寺向领导们送礼,永信站在原地不动,让领导排着队到你面前去领,搞的跟恩赐的一样,“既然是送给领导们的礼品,你就应该双手送到领导面前。”
这些细节是否少林寺刻意为之,不得而知。但另外两个细节,则在寺内被津津乐道,一个是普京到访少林寺,只有释永信和其平行而坐,一位陪同的河南省主要领导试图把座位与释永信并齐,结果被普京的保镖摁在了原地;另一个是今年的7月3日,美国洋弟子归山朝圣,第二天就是美国的独立日。
既然是邻居,也就少不了邻里纠纷。少林寺出名了、富了,邻居总是要沾点光的。兼职搞个导游,冒充和尚算命挣点外快是最简单的方式。邻居们虽然势单力薄,名声不大,但贵在“知根知底”,谁与谁有纠葛,谁与谁不合,都清清楚楚,随便弄出点事,都能搅动整个少林寺的利益大格局。 {:7_390:}{:7_390:} {:7_360:} {:5_332:} {:7_389:} {:7_390:}{:7_390:} {:7_390:} {:7_360:} {:5_33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