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宝满意 发表于 2012-12-24 18:04:07

王明娟的死看医院、医学会干了些什么

治疗:王明娟,女,2009年4月5日出生,2009年6月5日16时左右,父母为其洗完澡后,发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急送攀钢密地职工医院,门诊诊断为:“面色苍白、点头状呼吸、双肺呼吸尚清、心间尚有力”,儿科收住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输氧、心电微泵监护、输液,6月6日凌晨2时40分液体输完,8时30分,护士陪送放射科,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患儿返回病房途中突然面色,口唇青紫,抢救一次又恢复原状,医院停止对患儿输液;6月7日12时20分,护士换插氧气管时,将患儿鼻孔插出血,鼻孔流血未记入病历,患儿面色大青、吸痰、吸出大量血泡沫液;6月7日1时,医院对患儿禁食8小时,吸痰吸出大量鲜血,医生说只要心率下降不到70以下就没问题,后患儿心率隆到52时医院束手无策,组织医师一直不到现场,患儿濒临死亡, 医生问用不用1000多元的机器抢救。医院该抢救但未抢救,患儿于2009年6月7日凌晨三点30分死亡。

鉴定:2009年7月11日,攀枝花市(2009)解87号《尸体病理解剖报告》死因分析:“该死者由于肺水肿、间质性肺炎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009年9月24日攀枝花市医学会(2009)攀枝花医鉴008号,专家在鉴定会上提问:“医方护士给患儿输氧时将患儿鼻孔刺出血是否有此事?”医方回答:“有这么一回事,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又问:“患儿鼻孔刺出血没有记病历也没有补记吗?”患方回答:“病历上没有记载”;又问:“对患儿抽血为什么不用设备抽取?”医方回答:“我们没有那种设备!”又问:“给患儿输氧为什么不用面罩?”患方回答:“医方用人工输氧叫患方手固稳胶管以免从鼻孔中滑出!”又问:“患儿从入院到死一直颜面苍白,医方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医方默不作声。又问:“组织医师曾医生什么时候到场 的?”患方回答:“患儿已死亡后曾医生才到场。”尽管攀枝花医学会专家提出这些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属于医疗事故,而攀枝花市医学会却鉴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不知为什么2010年1月8日四川省医学会医鉴(2009)78号,在鉴定会上,专家提问:“输氧时护士刺伤患儿鼻孔,流出血是什么颜色?”患方回答:“流出的血是红色”;又问:“先天性心脏病医方是多久发现的?”医方不回答。又问:“医方问患方用不用1000多元的机器治疗,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没有?”医方未回答。四川省医学会提出的问题不多,但每一个问题都属于医疗事故,而四川省医学会鉴定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轻微责任。

结论:攀钢(集团)密地职工医院属于二级甲等医院,设备缺、医疗技术差、服务质量差、医务人员懒惰成性,大部分医务人员都在待遇分配上闹情绪,并且把不好的情绪带到患者中间,对患者不负责,专家形同虚设,一般医师对病人搞试验,凭想当然,查不出准确的病症胡瞎猜;自己无能医治又不叫患方转院,如王明娟这种“间质性肺炎”一般不具资质的专家、教授、医务工作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病的名称都不懂,如何谈治,正如攀枝花医学会专家问直接操作这起病例的主治医师“患儿从入院到死一直颜面苍白医方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该主治医师竟回答不出来;攀枝花市医学会提出的那么多 问题,四川省医学会提出的几个问题(专家组不敢多问,草草收场)每一个问题都属于医疗事故(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而两级医学会都包庇医方,黑白不分,避重就轻的作出鉴定结论,攀枝花市医学会的3名专家,四川省医学会的9名专家鉴定后你们连名字都不签,谁知道你们是干啥的?

特别是医方,自2009年6月7日凌晨三点三址分钟王明娟在医院死亡后,王明娟的亲属多次找攀钢总医院,找密地职工医院,医院领导一直躲.猫.猫,不与当事人见面,整整拖了两年多给患方造成惨重的损失,请求攀钢密地职工医院赔偿王明娟的亲属各种损失费40万元。



死亡患儿王明娟之父王周喜

联.系电话:13551751672

2012年12月23日

关注 发表于 2012-12-24 21:05:23

{:soso_e163:}

maahp 发表于 2012-12-25 05:10:21

{:7_368:}{:7_367:}

草堂人 发表于 2012-12-25 08:06:18

{:7_368:}{:5_335:}

回忆的音乐 发表于 2012-12-25 08:28:12

看完帖子真无语了,就是为患儿感觉伤感。

雨倩雨 发表于 2012-12-25 08:42:55

我不知道说什么。只想默默祈祷。

郁金香 发表于 2012-12-25 09:07:05

可怜、不幸{:7_4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明娟的死看医院、医学会干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