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漫行之感受
前几天,去了一趟湘西,游览江南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有别于北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23个民族,多民族的群体造就了多元的文化,造就了多元的民族风情,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张家界的雄,奇,险,秀,幽,静,<阿凡达>曾在此取景。山,水,洞,漂,人文,花鸟,加上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使得湘西更显魅力。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历史悠久、风景秀美、历代名人辈出。古城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古迹星罗棋布,建筑古朴典雅,人文和民族气息浓郁。小城石板铺成的街道纵横交错,飞檐翘角的吊脚楼遍布沱江两岸,素有“画中长廊、梦里水乡”之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
全程都被几个人名包围着,张良(张家界名之起源)、贺龙(元帅)、熊希龄(总理)、沈从文(文学)、黄永玉、吴冠中(书画)到处都有他们的痕迹,同时他们也在无时无刻的宣传湘西这片神密的土地。
湘西印象:风景秀丽 文化神秘 苗人能歌善战
(一)苗族银饰 ,苗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黔东南和湘西苗族地区。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链、牙签、髻簪、耳环、手镯、戒指等。项圈由小到大多达七圈为一套,重二千余克。造型或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或偏圆,平面上錾出各种花纹图桉。项圈是苗家姑娘恋爱、结婚必备之物。牙签一般由数根薄而透明的牙签和四到八条银链、小银铃组成,每条银链又由数十个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每个零件又编、錾、刻出各种图桉,常见的有鸾凤交颈、双凤朝阳、并蒂桃等,以祝愿幸福吉祥;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表达美好愿;针筒、猴子喜桃、狮子滚绣球等则表现生活情趣;形美、色明、声脆、实用。
(二)芦笙节,这个节庆是侗族人民的一个活动。在芦笙节的这一天,周围数十千米的男女老少身上都穿民族盛装,分别会集于两个芦笙场吹笙踩堂,舞姿灵活自如,豪迈粗犷,有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来中国的认不能不来湖南,来湖南的人不能不来张家界。来张家界的人不能不看看张家界诶的民俗风情,从中你会看到男人对家,国的责任,女人对爱情那个的忠贞,做老师的要看,否则你就会误人子弟,看了你就可能学到一种如何在快乐中教书,在快乐中学习的方法。做子民知道对家国的责任,做丈夫就有了做人的准绳,没劳动过的人就会知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篇所要表达的真谛。
(三)“爬楼”是瑶族独特的婚恋习俗。瑶族历来有女娶男嫁、恋爱自由的传统。其居住的房屋皆为木结构干栏式。当家中的姑娘长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其父母就安排她到吊楼居住,以方便与男青年上门幽会。每当夜幕降临,其姑娘就在吊楼里等待恋人。以歌舞形式展现瑶族小伙子的热切心情。
(四)赶尸是湘西地区苗族的民俗,属于巫文化,亦说与祝由科有关。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尽管“湘西赶尸”从未得到科学验证,也并未被亲眼证实,但是却成为很多惊悚电影的原型,从此广为人知。
(五)哭嫁,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儿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留心皆学问,不错。{:7_389:} 靳应禄 发表于 2012-9-29 15: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留心皆学问,不错。
谢谢 靳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