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陕西再发力
以“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为目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陕西再发力
2012年,是我省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年。自2月16日召开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会以来,我省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几个月来,这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为了解西安市部分县执行省政府【2012】9号文件(《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贯彻落实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政策情况,8月2至3日,省卫生厅刘少明厅长带领厅办公室、农卫处、合疗处、医政处、妇社处、中医局的负责人,先后调研了周至、户县的6所县级公立医院及4所基层医疗机构,召开座谈会,了解医改进展,宣讲有关政策,为基层医改出主意、理思路、谋发展。他们先后深入到周至、户县的哑柏、余下中心卫生院,五泉村、东屯村卫生室,以及两个县的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与患者、医务工作者以及管理人员广泛交流、沟通,详细询问门诊、住院患者的诊疗服务质量、费用负担等情况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区域服务人口、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情况,了解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当前医改工作的建议、意见。
在两个县分别召开的座谈会上,刘厅长对当地在财力有限,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投入经费支持县上三所公立医院建设的做法表示称赞。他认为,这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他要求两个县的医务工作者要不辜负县政府的期望,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在整合优化医疗资源,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优质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目标。
7月23至27日,省卫生厅其他领导带领相关部门纷纷奔走各市,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行督导调研。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正大力向前推进。
此前,卫生部发布通知,确定311个县(市)作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
这其中包括我省的子长、宁陕等33个县。
卫生部通知要求,试点县及所在省(市)要成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健全工作机制,统筹组织试点工作。同时,各地要围绕试点实施方案,制订并落实试点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部署试点工作。 陕西率先在全国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今年以来,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全省107个县区全面启动,让90%左右的患者能在县域内得到较好诊治,实现“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预防在基层”的目标。
县级政府在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下,重点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并明确其相应的规模和编制。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陕西省选择5个县进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1年
又扩大到37个县;去年下半年,又先后启动了榆林、延安、宝鸡、汉中4个市的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整体改革试点。今年起,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掀开新的一页——全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行改革,居民患常见病、多发病不用舍近求远去诊治,同时还可以享受到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
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取消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按比例给予足额补助;县级政府应保障医院在职职工基本工资和日常运行费用,保障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专科发展等公共服务经费。医院历史债务统一打包剥离,由政府逐年偿还;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适当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使医疗机构通
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 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 为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精神,部署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2年7月30日在北京召开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马晓伟指出,2012年是公立医院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开”的第一年,改革的拓展和深化要在三个层面予以实现:一是按照《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落实好县级医院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加大试点城市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的力度。要以“四个分开”为核心,转换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要理顺政府与公立医院的关系,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要充分发挥医保作用,控制医药费用。三是进一步开展便民惠民工作,组织好公立医院的大病保障工作,让群众得实惠。
马晓伟要求,各地要抓住机遇,把握重点,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一是以支付方式改革为切入点,破除以药补医。二是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改革方向,建立健全对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大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四是扎实开展各项便民惠民措施,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五是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多元办医体系。六是多管齐下,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
会议期间,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镇江市、我省宝鸡市等代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甘肃省庆阳市代表省级试点地区介绍了当地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做法和经验。 我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启动 药品“三统一”是降低患者负担、强化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的重要举措。全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8月1日全面启动实施,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妇保院10月1日起均不得采购、使用“三统一”目录外药品。据了解,今年4月,我省首先在宝鸡市进行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试点,已取得很好的成绩和经验。8月1日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三统一”后,其他县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等)也将实行统一采购和统一价格。对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取消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按比例给予足额补助。县级公立医院要按照药品零加成销售政策,执行统一的药品零差率销售价格,其他县级非盈利性医疗机构逐步实行零差率销售。对于抢救危重病人、特殊人群、特殊病种、医学科研项目等确实需要的目录外药品,可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备案采购,但不得超过本院用药品种15%,并实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需要急救等特殊用途药品,可临时采购使用,并按规定及时备案。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和中药材、中药饮片,仍从原有渠道采购配送。 剖析陕西样本“新医改·新实践”高层论坛在陕举行 由中国卫生杂志社、陕西省医学会主办,陕西省卫生厅支持的第五届“新医改·新实践”高层论坛7月29日至30日在西安举行。论坛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模式的剖析与借鉴”为主题,对当前国内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模式与特色经验,特别是对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经验进行交流与探讨。
副省长郑小明在致辞中说,医改的目的就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个感情问题,但并不是一件难得解决不了的事情,只要主要领导下定决心,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推动,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他说,陕西成立了以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和主管副省长任副组长,22个部门为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以回归公益性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抓手,以“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90%病人在县域内得到治疗”为目标,从规划建设、投入保障、创新管理、提升能力等四方面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涌现出了以构建“平价医院”为特点的子长模式、以“供需双方并补”为特点的府谷模式、以“全民免费医疗”为特点的神木模式、以“区镇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为特点的阎良模式、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为特点的镇安模式和以城市医院托管县医院为特点的洛川、太白经验。
郑小明介绍,2010年陕西在5个县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1年扩大到56个,2012年2月16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财政补偿、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4个配套文件,在全省107个县272所公立医院,全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来自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卫生部、中华医学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及领导,对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点评。认为陕西统筹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既有实践探索,又有制度创新,为取消以药补医、回归公益性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学习的样本,对加快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随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的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也由点向面推进,全省呈现改革形式多样化、政策措施具体化等特点,“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必将得到彻底改变。
(陕西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