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陕西关中方言与传统文化”
我是陕西人,虽然在外边闯荡几十年,但是仍能说地道的陕西方言,是令我自豪的一件事情。
我总认为陕西厚重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陕西浓重的关中方言文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个人文化浅,不能系统的谈,只从方言的个别字说起。
先说一个“乐”,这个字有四个读音,分别是( lè ) ( yuè ) ( yào ) ( lào ) ,
乐 ( lè )
高兴;喜欢;很愿意:笑:可乐。
喜悦;愉快
并怡然自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似与游者相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乐 ( yuè )
指音乐:乐器。奏乐。姓:
乐 ( yào )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乐 ( lào )
乐陵,地名。在山东省的一个县。 乐亭,地名。在河北省唐山市的一个县。
陕西关中方言中读音有些不一样,举个例子“乐意”普通话读作(le yi),方言里读作(yue yi)(通 悦意);自娱自乐唱秦腔 ——“自乐班”普通话一般读作(zi le ban),方言里读作(zi lao ban)(自唠搬)是不是很有意思?
由此可见陕西方言非常文雅,说直接点都是文言文。
1.指东西,衣物等大小合适,舒适,音qianhuo,实际词为“恰合”,意即恰好合适。
2.指心情说不出的烦乱,pofan,词为:叵烦,(想想.“居心叵测”里的叵字),有人以为是:颇烦,实际不是的;
3.指善意的取笑,嘲讽(有激将的意思),为:“穰”,记得《信陵君窃符救赵》吗?里面有,信陵君让侯赢曰;
4.dui,指撞击,“埠”换为“扌”旁;can,指刀具锋利(打不出字来);ha,黑吉,指人心术不正,人坏或者水果等物变质了;“站”为“立”,“找”为“寻(xing)”,“丢”为“遗”等;
5.反意疑问,用“得是”,“得是得”,据说日语的类似语句用deisiga。 发音上,一些x声母的字发音为h,如:鞋-孩;项-hang;下-哈;咸-函等;普通话零声母的字几乎全有声母ng,一些普通话y声母字,声母也近似ng,如牙,业等。如:额头为ngeilou(听说湖南话额头为ngeilao,还是很相似的)。我,为nge(一般网上用“恶”“饿”替代),比较接近南方方言。不过有点遗憾的是研究陕西方言的人很少,远不如同属中原官话的河南,山东方言,也有很多陕西人认为陕西话很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说方言,说这些方言土语的人越来越少了
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无论地望、人文抑或方言,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突出地位.关中方言是关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千百年关中文化的载体.关中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
古称关西秦声的关中方言,在古代之所以称作雅言并做国语使用,除了王朝一统天下的必然需要,其语调发音还有高雅、文雅、风雅、清雅、幽雅等大雅脱俗之义,娓娓道来圆润清丽,美妙悦耳,理应成为国家正音,人人学范,学说秦声雅言成为附庸风雅之风尚。今人之雅言已失去关西秦声之本色,秦腔高吼激越,言语粗犷奔放,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但仍不失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
外人看了,陕西人都是“张怂”,“诀归诀”,我们还是应该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
最后感谢您将这写文字读完。“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看过好歹留点文字啊!!
还有个问题,“飞”普通话读(fei)关中方言很多地方读作(shu)(书 音)有何渊源请有识之士指教!!
有比较有意思的词汇,拿来咱们分享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