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医保:在质量上的确名不副实
农民工的医保一直是个大问题
小病基本不能覆盖城镇基本医保有一个起付线,在一年内,累计的医疗费用必须要超过某个数,才能报销。以北京为例,参加城镇基本医保的在职人员纳入门诊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报销范围的费用标准,是累计超过1800元。也就是说,一个在京工作职工,在一个结算年度内,1800块以内的医疗费用是要自付的,多数人是达不到这个数的,即便医保覆盖了也享受不了实际的福利。…[详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另外,新农合也设有起付线,综合下来,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而且,不少地方,同样的药,参与新农合的医院比没参与新农合的卖得贵。小病如果在新农合医院问诊,即便理赔也得不偿失。不如干脆自掏腰包上药店买药或去私营医院看病。小病医保这块称得上形同虚设。…[详细]
大病难覆盖,一旦得病就陷入绝境据了解,2009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约为7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约55%;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约为55%。患者,特别是得了大病的患者个人仍然要支付大量医疗费,“因病返贫”的家庭还不少。例如,对于那些发病率不高,但是影响到病人生命,同时医疗费用重大的疾病,例如儿童白血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医疗保险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目前医保的封顶线设计,便使得这部分病人的重大医疗费用,更多的落在了病人的家庭身上。我国目前的三大社会医疗保险都有封顶线,比如病人的医疗费用最高报销额度不得超过地方平均收入的六倍。即使以我国现有人均GDP三万元来计算的话,最高医疗费用的报销额度也不能超过18万元。对于大病病人来说,这个限额显然无法起到对大病风险的保障作用。(蔡江南) …[详细]这意味着,得到大病的民众,很容易就陷入绝境,这是医疗问题中面临最大困难的一个群体。
外出农民工的难题:覆盖了也是白覆盖中国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4641万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其余的1.1亿只能参加新农合。当这些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这样,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得不到实惠。当他们得了大病时,由于打工所在地路途遥远,甚至有些急性病时,他们去大型的医院就医,也无法享受到新型合作医疗的优惠。因为,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了,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需要在定点的市县,乡镇的医院去就医报销。 …[详细]就小病而言,全民医保基本覆盖不到;最困难的大病群体,一旦得病就陷入绝境;上亿农民工,新农合之于他们是形同虚设。覆盖率达96%的“全民医保”含金量可想而知了。
再者,不管怎么覆盖,政府医疗费用支出流向大众的相当微薄以2009年统计数据测算,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支出分别占到当年卫生总费用构成的27.5%和35.1%。个人占了37.4%。2004年北大一份《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公平性探讨》的论文,大致估算出当时我国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67%,这群人直接获得了25%的政府卫生支出。2006年9月,卫生部前副部长殷大奎引用中科院一份调查报告的数字称,在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详细]政府那百分之27.5%的投入中,很大部分是被自己人享用了,而流向大众的部分其实相当微薄,所谓全民医保的国家,整个的医疗支出,减去政府自己人享用的那部分,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个人和社会支出的,而想想中国的税负之重,更能反衬出这全民医保的荒诞。来至腾讯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