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胸怀 发表于 2012-5-24 08:10:48

户县"游子"的心声

 二十三年的“游子”人生之路把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老头,在“西漂”的几十个春秋中,无一日不思念生我养我的故土--户县,听不见共同乡音的日子让人心碎,吃不到家乡茶饭的的岁月让人倍受煎熬,遇不顺心事会让人思乡。曾记有多少次梦回故里,肝肠烈断。身处异地他乡,身心疲惫地接受着一个又一个磨难和挑战,内心的苦闷只有自晓,无处诉说,更不能哭,因为我是男人,只能接受命运向自己的宣战 。
  梦里思念故乡,一切都是美好的,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是多么的美好。幼年嬉戏的涝河畔边,一眼无际的竹林,郁郁忡忡的堤上杨柳,偷吃犁瓜的河堤上,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每到一处都有一段美好的故事。   在外漂泊了二十三载,累了,回来了,虽然和昔日的朋友少了来往,但我从不敢忘记油泼辣子浆水菜,虽然以牛羊肉为主食几十个春秋,但总认为拉面扯面臊子面面面俱到,米汤面汤榛子汤汤汤别致,虽然吃遍粤菜川菜湖南菜,但总不如一老碗软面滋润可口,虽然坐过各种舒适沙发躺椅,但总感觉蹲着更习惯,虽然和天南海北的人交往很多,但深感陕西人实在,虽然研究洋文三十多年,但还是觉得秦腔可亲,虽然时间可以使人变老,但我内心依然童心不灭。虽然我上下班可以走大道直行,但却绕道走遍了户县的巷巷道道。   三十一年的教师生涯,无数渴望知识的学生,把我全部的爱无情的从我母亲身上夺走。二十三个“西漂”的春秋更是我无暇孝敬母亲,虽然时常给她汇款寄物,但我深感对不起母亲,虽然时常书信和电话问候,但却深感内疚和不安,虽然时常惦念,但却不能孝敬身边。
   二十年前,父亲因病已离开人世,但为了给高考的学生补课,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父亲的离去对我已造成终身遗憾,不能对母亲再有遗憾,于是决定提前退休回到母亲身边尽我孝道。   现实中的户县并非理想中的天堂,小时候戏耍的地方变成了开发区,美丽的竹林和绿地被钢筋水泥覆盖,再也呼吸不到儿时记忆中的清香空气。童年的伙伴变得更加的世故与薄情,人与人之间原始的情原已有了铜臭气味,没有交易的人际关系荡然无存。   不做游子人,怎知故乡亲。我不能因故乡的变化而憎恨一切,更不能因人的改变而憎恨乡党。故乡要发展就得改变,社会在进步,人就得变化。这是自然规律,这是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也许,在这二十多年中,故乡的人们也曾经历了和我一样的烦恼,也有诉不尽的辛酸苦辣。   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黄了,叶子在秋风中一片又一片的飘落,明天早晨起来,肯定叶子还会少的。 同学和朋友当中,何涛去世了,我哭了,卜雪雪走了,我流泪了,赵建昌离开了,我心痛了,白俊英病故了,我没泪可流了......,我们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和他们一样成为另一个世界的公民。我们要抛弃一切个人恩怨,珍惜有限的人生啊!!!   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寻觅昔日每个同学朋友,把所有的人生感悟变成文字。虽然我已无法更改已有的遗憾,但我可以警告后人少有遗憾。走过的弯路,我已体验到其中的辛酸,但我可以提醒后人少走弯路。我无法改变天气,但我可以改变我的心情。我不怕世人冷嘲热讽,不怕别人不与理睬,更不怕不报真名实姓,甚至不怕冒任错人的“危险”。因为我要了解几十年来大家的生活经历,我要大家给我鼓励和灵感,因为大家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血肉。   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的年龄职业,无论你有何种人生经历,如果你看到了这段文字后,欲和我共同探讨人生,请与我联系。我的网名:青海老大,QQ号码:814135410,电话:13772004208,电子邮箱:814135410@qq.com

Anonymous 发表于 2012-5-24 08:17:44

敬请社会关爱教师,尊重教师.

圭峰山麓 发表于 2012-5-24 13:39:28

{:8_405:}{:8_435:}游子的心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户县"游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