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樵夫 发表于 2012-2-3 23:24:45

户县大王热闹“迎城隍” 千米仪仗队长万人夹道迎

本帖最后由 秦岭樵夫 于 2012-2-3 23:26 编辑

   在城市里,年还没过完,年味却已淡了下来。但昨日在户县的大王镇,有9匹马前面开道,仪仗队、锣鼓队、舞狮队、火龙队绵延千余米,气势十足,街道两旁数万观众,一场年味十足的迎接城隍爷的活动正在上演。

  十分虔诚


  老人很早起床换干净衣服

  昨日上午8时许,大王镇梧南村村委会门口的空地上,已是彩旗飘展,锣鼓阵阵。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不断地向场地簇拥。

  “19年才能轮到我们村主办,再不看可能就看不到了。”梧北村的山师傅一边看着精彩的文艺表演,一边高兴地和记者交流。他说自己已65岁了,每个村子19年才能轮到一次,殊荣和光彩无与伦比,所以要好好感受一下。他说,昨日早晨六点多就早早起来,换上干净衣服以示内心的虔诚。

  户县苍游镇叶口村距离大王镇梧桐村还有10里路程,村民袁军武一早就起来了,就是为了观看这次梧桐村难得的盛典,并祈福家人幸福平安。

  在去迎接城隍的路上,记者注意到,在轿子的前面,有四个挑灯笼的,7岁的山维驹和7岁的赵诗言在这次迎接城隍爷的活动中担任挑灯笼的角色,两人都乐开了花。

  昨日上午8时开始,陆陆续续就有村民开始向庆典仪式现场聚集,道路两旁都站满了人,街道边每户门口都放着鞭炮和啤酒、点心等等。大王镇文化站站长崔卫善说,按照当地习俗,这些是村民给参加迎接城隍爷队伍的人吃的,当队伍到门口后,村民还会点燃爆竹以示敬意。
仪仗队伍长达一千多米


  上午10时许,龙年恭迎城隍祈福盛典正式开始。仪仗队伍长达一千多米。
  下午1时30分,仪仗队伍抵达富村会场。此时,“城隍爷”和“城隍婆”塑像早已安放在会场主席台上。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送神大员,并担任文武祭官,依次进行恭读祭文、依礼致祭等仪式,接着便是鸣炮请神出庙。

  下午3时,在迎接仪仗队的伴随下,“城隍爷”和“城隍婆”上轿,完成交接仪式,迎城隍队伍返回梧桐村安放,一路上同样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富村城隍庙庙馆赵康义说,接城隍活动,有一种说法称已延续了两千多年了,也有一说称是从明朝开始到现在,虽然接城隍的活动具体从何时开始已无从考证,但其隆重程度却有资料为据。据《重修户县志》记载:“时每扮文武祭官,旗旄导前,骑卒拥后,高牙大纛,金鼓喧天,观者云集,颇极一时之盛”。

  据当地政府初步估算,昨日前来参与活动的村民不下3万人。从梧南村村委会门口到接城隍的目的地——富村的公路两边,也都挤满了村民。路边凡是楼顶或者其他制高点,都被村民们“占领”。精明的商贩们更是瞅准了商机,在广场旁边、道路两沿早早地摆上摊位,炒凉粉、糖葫芦、凉皮、各种水果。

 专家点评


  原生态游城隍,独一无二

  刘师傅是从几里外的石桥村骑着自行车,带着小孙子赶来观看。他说,自己小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开始看接城隍的活动,如今已经形成了每年过年期间必不可少的“节目”。不管路途有多远,自己都会赶过去参加一整天的活动。“今天带着小孙子来,也让他好好感受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民俗传统,这样过个年,才真正有年的味道呀!”

  昨日下午,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也来到了迎接城隍爷的现场,他说,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且户县“十九堡游城隍”这种原生态的盛大庆典民俗活动,在陕西省乃至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迎接城隍爷保佑一方,早已淡化了以前的迷信色彩,而成为传承下来的一种习俗,将替刘邦死亡的纪信作为忠烈敬仰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王智说,现在迎接城隍活动已经不仅仅敬仰忠烈一种意义,还有乡村民间文化的比拼、经济实力的比拼,象征着村民的日子欣欣向荣。王智表示,19年一次的迎接城隍活动,对这个村子来说是大事,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举行这样的活动更有了新的内涵。

知道一下


  迎城隍迎的都是谁

  据相关资料,城隍是作为城池守护神的信仰,是随着道教的兴起而开始流行的。在唐代,全国各地普遍建起了城隍庙,城隍神的社会职能也由原本的护城神,逐渐扩大到驱灾除患、扬善惩恶、督官慑民,成为保障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全能神明。到了宋代,城隍被列入国家祀典,不少著名历史人物死后被帝王按封建爵位尊祀为城隍,从此也就逐渐有了都城隍、府城隍和县城隍之别,县以下则不设城隍。

  户县共有三个游城隍活动,都在县城以北。昨日举行的活动迎接的便是大城隍,他是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荥阳大战中佯装刘邦诈降而被项羽活活烧死的忠臣名将纪信(传为户县渭丰乡真守村人),由富村、梧桐村等19村轮祀;二城隍为明代南征北战、英勇殉国的韩城(户县甘亭镇韩村人),被孝义坊、东韩村等村迎祭;三城隍为忠于汉室、宁死不屈的周苛(一说为明崇祯年间廉吏——户县知县张宗梦),由皇甫村、三旗村等接来送往。据传这三个城隍过去均有圣旨存卷,系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赦封爵位为“都府城隍”。


(华商网)

心随自然50 发表于 2012-2-3 23:57:08

{:8_405:}{:8_405:}{:8_405:}

溪水止流 发表于 2012-2-4 09:48:47

{:8_435:}

之乎者也 发表于 2012-2-6 10:06:50

图呢?

小霸王 发表于 2012-2-14 20:21:25

{:soso_e179:}

紫阁 发表于 2012-2-16 08:54:29

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热闹凝聚力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户县大王热闹“迎城隍” 千米仪仗队长万人夹道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