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温暖人间”渭南大荔县孙家村捐赠行程
惯例先奉上“让爱温暖人间”公益群的QQ群:124363408,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了解。这是上上个周的事了,前几天发布了在中心敬老院的行程,由于图片太多原打算隔一天再发布孙家村的没想到一忙便拖啊拖到现在,今天终于腾出时间,接上文吧,上回说到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渭南大荔县中心敬老院。那么,然后……
告别大荔县中心敬老院,我们便踏上了前往孙家村的路程,一路顺风无事,大约下午3点左右抵达了目的地。车子停靠在了一所小学的大门口。由于是周六,学校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两位貌似村干部的抽烟男在门口转悠,问时,正是我们所联系的人,寒暄几句,便开始了走访送衣行动。
大概的跟着村干部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以后,发现此村不同于之前所拜访的一些贫困村的地方是,所有的住户不管是贫困的还是不贫困的每家都装了一个雄伟豪华的朱红色大门,但推开这些外表光鲜的大门之后,里面的情形是什么样子就各不相同了,下面会有一些图片来说明我就不在这浪费口舌描述,而且后来得知这便是传说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内容。
而这一路其实是尴尬的,每到一家这位村干部都要有一个说辞来说明这家的房子(其实只有大门)是怎么盖起来的而不是他们家里很富自己盖起来的。而最苦恼的便是我们这些照相的,从门口完全找不到一个能拍出贫困户照片的角度,连渭南电视台的记者都很无奈地说,这还真是自从我家盖了新房,我就穷到连衣服都穿不起了。
但是没办法,拥有着外边崭新宏伟大门围墙的这一户户人家,确实是贫困户。有的家中做饭时连锅盖都没有,而睡觉的床上一边是破旧的被子,另一边则放着一些盆盆罐罐用来接屋顶漏下来的雨水,屋顶上更是长满了各种野草眼看着就要塌下的那种....还有....还有就不多写了,总之,满眼的所谓“新农村”。
我们一行人在村子里走迷宫似的走了好几圈,最终还是没有在预期计划的时间内中把每包衣服送到到户主手上,天渐渐黑了,最后不得不把剩下的衣物委托给带队的村干部去送,而原本要去看望两个受救助的孩子的计划也泡汤了。
这一路所留下的记忆除了每户人家大门口与屋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鲜明对比之外,就只剩下累了。不得不说,一个人的能力实在太微乎其微了,即使我们团结了一些人来一起做公益,所能做到了的也只有这么多。看着一些拄着拐杖的老人们对着渭南电视台的镜头充满期望地说,我希望有人能帮我把屋顶修一下,我这做饭老是往锅里掉泥巴,下雨床上漏水呢......
我们只能祈祷上天,希望“新农村建设”真的能做一些实事,而不是只把临街的大门给帮忙翻新一下...
本来还有一些话要说但又不敢发出来,毕竟我们只是做公益,尽量避免一些关键词吧,还有图片本来做了一些处理,但是临发的时候我又换了原图,我不知道该怎样的语气来描述这些图片,如果连这也能产生调侃的欲望,我就太鄙视我自己了。不说了上图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