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八旬老汉和他的的五十二座坟墓、演绎现实版“谷子地”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E0NjY0MTA0/v.swf这是真实版的《集结号》,他是现实中的谷子地,真情守候烈士遗骨43年,年近八旬之际,又掏出一辈子积蓄,为长眠在这片热土上英灵树碑立传,因为他坚信:每个牺牲都是不朽的!每个英灵都是一段历史…… 王学敏河北唐山人,今年79岁。半个世纪来,王学敏守候着烈士英灵,他向几届村委会建议:给烈士建墓,立个碑,写写他们的事迹。因各种因素,烈士碑始终没有立起来。.
2004年以来,王学敏的母亲、老伴、唯一的儿子先后去世,老人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特别是儿子王存柱去世,村里都认为王学敏会垮掉,但老人坚强挺过来了。
亲人的相继离世促使王学敏下决心:为烈士立碑的念头不能再等了!
“这52位烈士如何牺牲的我都知道。必须留一片土地,让烈士们入土为安。”2006年4月,韩家哨村两委换届,王学敏再次建议给烈士建墓地,这次得到村党支部的支持。王学敏选中了自己1998年分的一块靠河边的荒地,这里是一个小河岔,西靠陡河水,东侧是一片小树林,与原来安葬烈士的地方中间隔着一条乡间小路。
2006年5月,王学敏紧锣密鼓干起来,垫地、打碑……
由于荒地布满积水,老人穿着水靴下河拔草。他又找来填土机,整整花了三天,足足垫起2米高2分平地。有了墓地,王学敏又买来原料,开始筑碑……经过两年努力,老人用自己的双手换来了一片碑林。为了不给政府和村委会添麻烦,修墓过程他拿出5000元,这是自己一辈子的全部积蓄。村里很多人疑惑,有人说这老头成神经病了,有的说他太傻了,王学敏全然不顾。“尽力吧,能达到什么程度就达到什么程度。烈士命都丢了,我做这点事算啥!”王学敏说。
2008年4月,52座石碑筑好了,王学敏开始在上面写字。因为毛笔在水泥面上写不了,王学敏就用小木棍蘸着红颜料,一笔一划地写上每位烈士的姓名、籍贯等,整整写了3天;写完后,老人用小车将 52座石碑推到墓地,每次两块,然后一一竖在坟头前。
“如今,他们都到这里集合了……”王学敏念叨着这些人,就象念叨着一个个亲人,
在老人心里,52座墓碑永远是自己心灵中的圣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