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蝴蝶 发表于 2010-2-23 17:57:17

苦守8天,让反腐快速反应能力蒙羞

  大年初一,安徽省砀山县一些单位和居民收到了一封实名举报信,举报该县房产局局长刘某有“贪污受贿、嫖娼”等行为。令人惊讶的是,这封举报信竟出自这名局长的前妻张某和17岁的儿子小刘。更出人意料的是,为抓住刘某“贪污受贿”的证据,小刘母子俩2月11日住进了局长办公室,守了室内3个保险柜整整8天时间。经清点,柜内有现金、存折、购物卡、古玩玉器以及首饰等财物(2月22日《新安晚报》)。
  这条新闻最大的看点应放在当地司责反腐重任的部门,在接到小刘母子俩的实名举报信后,到底是因为忙着过大年,还是碍于种种难以言表的原因,8天后才跚跚打开那几个保险柜。
  当然,从新闻披露内容来看,刘某与小刘母子俩之间确存有一些感情矛盾,也不能完全排除小刘母子俩的实名举报乃意气用事,但这样的设想不应成为反腐部门迟迟不介入调查的借口。一则小刘母子俩守着3个尚不为人所知的保险柜;二则有了实名举报,于程序于道义有关部门理当像平时所表态的那样,迅速、及时介入;三则这样袖手旁观既不利于事情的妥善解决,姑且不说影响正常办公,对公权单位形象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地纪检、检察部门作壁上观,新闻报道中虽没具体交待,但那3个保险柜最终还是被打开了,这很难说有关部门不是因为小刘母子不开保险柜不罢休的决心,这也折射出一种“事情不闹大不处理”的扭曲式工作思维。在这种工作思维下,表面上是对重大问题的严肃对待,实际上是身处解决问题一线的领导干部要么将问题矛盾上交,要么见到问题绕道走,使得一个原本并不严重的小问题,最后不得不大动干戈地解决。问题最终虽然得到了解决,但其付出了高昂成本,而且很难说这不是对当事者不断把问题闹大的变相鼓励。
  小刘母子俩在刘局长的办公室蹲守3个保险柜8天,冷幽默的背后,这8天更像是本当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反腐部门的反应时差。强调反腐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不仅仅在于第一时间掌握线索,迅速地打击腐败行为,同时也在于及时还清白者以清白,除此之外,随着“快速反应”速度提升的还有反腐部门的公信力。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圭峰山麓 发表于 2010-2-23 20:53:26

:Q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苦守8天,让反腐快速反应能力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