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多受访农村居民对西安新农合表示满意
华商网讯 西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下同)自2005年在户县试点以来,范围不断扩大,西安市统计局近日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开展了西安农村居民对新农合感受调查,调查在蓝田、周至、户县和高陵四个县进行,实际访问822人,结果显示我市农村居民对新农合总体满意率超过九成,高达94.9%。 一、受访者对新农合的感受及评价
1、受访者对新农合总体满意率超过九成 有13.5%的受访者对当前新农合总体情况表示“很满意”,51.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表示“基本满意”的受访者比例为30.1%,三者之和达94.9%,满意率超过九成;仅有4.5%和0.6%的受访者分别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调查结果表明,西安农村居民对新农合总体满意,回答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受访者比例较低。 2、受访者对新农合筹资模式的满意率超九成 由于财政资助负担了新农合基金的大头,个人交纳部分只是小头,受访者对新农合筹资模式反映良好,表示“很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13.3%、57.3%和25.9%,三者之和达96.5%。仅有3.0%和0.5%的受访者对新农合筹资模式分别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另外,74.7%的受访者对目前个人承担缴费部分表示没有经济压力,表示有压力的受访者占25.3%。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影响着不同收入阶层人们对新农合同一缴费标准的感受。 3、受访者对报销手续反映良好 9.5%的受访者感觉新农合报销“很方便”,65.3%的受访者感觉“方便”,二者之和为74.8%,有13.8%的受访者感觉新农合报销“不方便”,另有11.4%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由于新农合门诊普遍实行了“直通车”报销方式,方便了多数参合农民。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对新农合报销不太满意的受访者意见主要集中在住院报销和跨地区医疗费用报销上,有受访者反映住院费用报销审批点太少,报销不方便。 4、受访者参合意愿强烈 有98.7%的受访者表示是自愿参加新农合的,另外1.3%的受访者表示不是自愿参加的。当问及以后的参合意愿时,有97.5%的受访者表示会继续参加新农合,仅有0.6%的受访者表示不会继续参加,另有1.9%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 我们在对参合原因追问时,88.8%的受访者是“认为对农民有好处”自愿参加,5.9%的受访者是“看别人都参加了”就跟着参加,2.4%的受访者是在“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宣传动员”下参加,2.2%的受访者是“村上或乡镇要求”参加,另有0.7%的受访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参加。 5、受访者就医医疗机构选择和对村级卫生室医疗水平及服务态度的评价 被访者在一般就医时首先选择村级卫生室的比例最高,为42.7%,其次选择县级定点医院的受访者有25.5%,20.6%的受访者选择了乡镇卫生院,选择市级及市级以上定点医院、私人诊所或私立医院的受访者比例较低,分别为2.9%和5.0%,还有3.3%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机构。可见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村级)承担着大量的医疗需求和医疗任务。 根据受访者对最基层的村级卫生室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评价结果,反映出目前村级卫生室的改善状况受到被访者的基本肯定。对村级卫生室医疗水平感到“很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6.0%、38.3%和34.4%,三者之和为78.7%;对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态度感到“很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10.2%、50.1%和26.0%,三者之和为86.3%。 6、参合后的感受 对于参合后的感受,有19.0%的受访者感觉看病负担“减轻很多”,感觉“有所减轻”的受访者比例占到59.0%,两者之和为78.0%;15.2%的受访者认为参合后看病负担“没减轻”;还有6.8%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主要包括说不清)。 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门诊和慢性病,主要以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困难,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在新农合的保障下,即使不发生住院、慢性疾病等大额度医疗费用,农村居民的心理压力也会有所减轻。参加了新农合,农村居民也会逐渐改变过去“小病扛,大病慌”的就医习 二、受访者对新农合的建议 受访者认为新农合需要改进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78.4%的受访者反映应提高医疗费用报销额度和比例。 2、72.1%的受访者认为应增加可报销药品和服务种类。 3、70.4%的受访者建议降低新农合定点单位的药品和服务价格。 4、64.8%的受访者建议改善村级卫生室的医疗条件和服务。 5、61.4%的受访者认为应简化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7_367:} 应提高医疗费用报销额度和比例。
{:7_39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