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 王盛中医皮肤专科【陕西户县西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多用拇指教育,少用甚至不用食指教育。事实确实如此。日本有句很著名的格言:给猪戴高帽,猪也会爬树! 有的时候还就真的是这样!
最近一期《人民教育》刊登了“爱,教育的基石”一篇文章,刘利民先生在文章中写到:“教育有两个伟大目标,一是让人聪明,一是使人高尚。这两个目标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如果硬要追问哪个重要,我们也许只能说是后者。”良好的习惯使人高尚,这就关系到做人,做人最主要的是要有信仰,所以缺乏良好的习惯直接影响到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就会有理想、追求和信念,由此也就会有自律、自强、自信和自主。现在的孩子仅仅有学习目的,而且把高考和找工作作为短期的学习目的,其实这种目标多半还是外在的力量驱使下产生的,这种功利性目标实际上简化了应该有其极其丰富内容的教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养成良好习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
大家知道有一个木桶理论: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那根最短的木条。我们可以用木桶理论作好多比喻,对教育者来说,我们往往用来说明学生要全面发展就要注意影响全面的那根短木条以及的学生的学习不要出现弱科等道理。我想在我们注意“木桶”是否有短木条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木桶”底部是否有一个小空,我把这个小空比作习惯,它虽然不象短木条那样明显,但是它会影响整整一桶水的存在。
《新华字典》对习惯一词这样解释到: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这里也应该包括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下所形成的正确思想,有段话说得很好:“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想我们及我们的学生应该关注下面下列词汇,并在这些词汇中寻找学生的问题:
诚信、礼貌、爱心、乐观、理财、节俭、自信、坚强、谦虚、宽容、责任、计划、劳动、惜时、选择、反思、自理、抗挫、耐心、专注、观察、记忆、思考、想象、创造、勤奋、预习、复习、阅读、质疑、自励、交往、倾听、分享、合作、幽默感恩。
如果在这些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们还有什么问题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