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不怕狼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为省略笔墨,以下简称猪友)。比较之后才知道,但凡敌人,无论是狼是狗,都是公开反对你的,敌之目标明确,就是害,己之方向亦明确,就是击。俗语云:宁挨好汉一刀,不和猪友打交。猪友,明为助攻,实为绊攻,防不胜防。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典故,谓之掣肘,诚然说的就是这类人。掣肘的典故源自于《吕氏春秋·具备》中的一段记载。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国任命宓子贱治理亶父(鲁国地名)。宓子贱担心鲁君会听信谗言,限制他的行动自由,于是请求鲁君派遣两名近臣随行。到达亶父后,宓子贱命令这两名吏员记录,却时常在旁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导致他们无法写好记录,宓子贱因此对他们发怒。这两名吏员感到困惑,请求辞职,并告诉鲁君宓子贱的行为。鲁君理解了宓子贱的用意,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干扰宓子贱的工作,于是决定让宓子贱独立治理亶父。最终,亶父在他的治理下变得井井有条。
猪友明为友,实甚敌。名为友,你还需恭而敬之,然背地里不曳倒绊,惑乱人心。自己飘飘然无所事事,还要散布“吾之轻松,其奈我何?君何累焉?”。猪友见利益就上,遇困难就让,患得患失,于是破桶效应和蝴蝶效应结合,一而再,再而三,愈来愈多的队友效猪仿猪,最终累及团队由猪友而成猪队,害莫大焉。
敌者,可以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猪友非但轻的不担,重的不挑,自己驾车时还需设防猪友是否在途中挖坑布钉,小心翼翼,心尽旁骛,费神劳力,收效甚微。猪友每日患得患失,无力承担主攻,只能佯攻,自认得不偿失时便由佯攻也懒得做了,转变为资敌反水,由同心变为异心,最后诛心,也就必然。其实伊们本来就没有同过心,只是没有触及利益而已。
猪友道貌岸然,平日里笑颜如花,关键时刻刹车挂倒挡,委实不地道了许多。然而伊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些许小伎俩,自认为高深莫测,占了别人便宜,别人还不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无知得可怜。常见的表象就是拈轻怕重,每当工作忙时,伊便头痛脑热,百病缠身,仿佛一口气接不上来就要偃旗息鼓。小事天天有,大事三六九,仿佛自己一天不发生事情便不心安。尝有某君,缴纳10元合疗后总抱怨不值当,于是日日祈病,止增笑耳。每当节日来临,猪友便精神抖擞,提前上岗,唯恐福利少了自己。反差之强烈,由此可见一斑。细思国人供奉天地君亲师之位,就是告诫人不欺天,要心存敬畏;地不离土,要脚踏实地;君不开口,要谨言慎行;亲不离间,要和谐共生;师不拜徒,要尊卑有序。然而今人能知道者寥寥,做到者微微。
寡廉鲜耻如此,也是醉了。禽兽之心,吾也难明!
怎一个犀利了得! {:7_381:} {:7_3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