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夜话 发表于 2023-3-11 20:44:05

八号公路寻春

老家日出于东山,落于西崦。邑城渼堤的春色在听鼓应官的尘务中错峰,于是择夜回到了老屋,想到了魂牵梦绕的八号公路,期待迟发的人间芳菲,驿路杏花。
晨起时空中山风呼啸,沙尘眯眼,然而还是阻挡不住后院登枝的喜鹊、前院萌发的红梅和我八号公路寻春的冲动。南山灰蒙蒙的,犹如海市蜃楼,故乡的沙尘都那么引人陶醉。山野的风鼓捣着果园篱笆墙上的铁皮,发出撕心裂肺的咯吱声,随时准备冲破铁丝的束缚,飞越羁绊。我沉醉于边山狂风中,八号路上终于人迹稀少,断了熙熙攘攘的探春者,为我独享。
到达起点东山时风停了,于是我慢悠悠的开启了寻春之旅。将军山麦田剧场,热浪似的气球和红灯还在摇曳,热闹的气息犹存,我正好步了后尘。撅着屁股的胖娃娃雕塑,俯身趴在返青的麦苗中,聆听大地母亲的声音。麦田中矗立的硕大风车终年转动不息,随风送来青脆悦耳的风铃声。远处球形的绿色雕塑,浑似一个调皮的小孩,眨巴着圆圆的大眼,一眼为星,一眼为月,掩映在杏花林中,田垄地畔,散发着一片夜的宁静。
古木栈道旁,杏花怒放,飘落一地的花瓣又散做满地星辰,闪烁着洁白的银光。落樱中,枝头上,漫步的、跳跃的、振翅的喜鹊无独有偶,成双成对,和山脚下、半坡上成排的民宿一样祥和。突然发现黑白相反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竟然那么协调温馨,正如眼前粉壁灰瓦的民宿,白颈黑羽的喜鹊。
出蔡家坡村西下入潭峪河,迂回曲折。河谷暗渠潜溪,抬望山峦竞秀,河畔桃红李白。听汩汩流淙,风平涧静;看山花妖娆,自开自落,宠辱皆忘。过牡丹园,知青楼,八号院,占东茶社,人民公社时期的社办企业旧址,修旧如旧,都改造成了别有风情的民宿驿站,在流行中演绎古风。八十年代的饮水塔,五十年代的军工楼,承载了多少历史的典故。倒闭的建材化工厂,昔日入住的都是开矿置业的富贾巨商;颓废的石棉瓦角棚,别看不起眼,旧时是矿区、厂区的物资商品供应站,生意鼎沸。就连不起眼拄杖蹒跚的老者,也许就是当年的名流雅士,雄才霸主。
沿红军过境纪念馆后的红军小道,登高直上,欲追寻当年的红军泉,核桃林,藏兵洞,庙台战役。可惜未到蚂蚁沟就半途而返,畏而却步了。
听说药王洞古会,于是兴兴而去。到了后才知会期已过,庆幸的是山门大开,于是乘兴而入。首次参悟了药王孙思邈的药经方略,黄帝的祝由医术。听了小沙弥的介绍,才知道先有救苦庵后有药王洞的典故。在小沙弥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药王洞,洞内冬暖夏凉,供奉着药王孙思邈的雕像。洞深不知处,谢绝入内。据探险者反馈,出口在宝鸡函谷关附近,洞内盘丝错节,犹如迷宫。于是在洞口惊骇良久,望洞叹止。沿路循返,看古木参天,峪涧斜横,壁险岭幽,雉隐鹊噪,不由感慨天下名山僧占多,终南高枝鹊占尽。
八号公路,始终是我的生身之地,求学之地,工作之地。沿途一山一典故,我始终未洞穿;一峪一深邃,我始终未涉险;一岭一菩提,我始终未参透。八公里长的八号公路,我留恋骑行了两个半小时,不忍错过一花一木。八号公路终将成为我余生采撷记忆,串联思絮的导索。

石头 发表于 2023-3-13 14:43:43

{:7_381:}

木头人 发表于 2023-3-14 09:44:24

{:7_3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号公路寻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