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守望者
清晨的天空飘了几丝细雨,细而不绵。傍晚回老家时女儿还问我:你为什么要晚上回去?我说:为了睡一个好觉,在县城我睡不着。于是老家距我愈来愈近了。一个多月未回,老家在实施污水管网工程,中心街已成了截断巫山云雨,通途变天堑。于是迂回南山脚下的育才路,从通往戏楼的巷子西折回家。
门前的肥土已经湿透,长期干涸的地面分外榨水,几期大雨后地墒饱和。无人问津的花木也有了生机,前期还干病怏怏,靠人工汲水浇灌,只能维持生命,并无活力。无奈只能剪去多余的枝杈,期望它们能熬到明年,今冬伸根蓄锐,自求多福了。
时近白露,天气终于转凉,门前拥挤了一群嘤嘤的蚊子。秋天的蚊子也是强弩之末,但是叮在身上却并不飞走,直至被拍死,唯将哀红献身家。有时突发奇想,蚊子的消失到底是被人拍死的还是自然法则寿终正寝。
去污水管网施工现场看了一下,路面已经重新水泥硬化,路边壅着土台隔挡,估计再有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通车。两边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前落英缤纷,首次知道老家的夜桃花树并非难登大雅,学名“木槿”。
后院的青核桃散落一地,树上的已经也摇摇欲坠,抖动一下树干,有的就径直打落在头上。蹲在树下的草丛和菜丛中,一时就撷拾了许多。大部分摆在古老的石桌上晒干,少许青吃,原生翠香津油的果核完全可以抵得上今晚的大餐。部分核桃落在了树下的澡堂屋面上,我搬了木梯爬上去,一一拾取。水泥屋面泛着青苔,好多年无人打理了。忽而记起小时候父亲每年都会搬着木梯爬上正房屋面,打扫落草和尘土。其时有一种状如松塔的多肉植物—无根草,学名瓦松,是一种珍贵草药,现在已经无从寻觅了。每年的这个季节,我都会把满满一小编织袋青核桃带回县城,让孩子们分享。但是孩子们懒于知道南山有个老家,老家有个核桃树。夏天散种的红韭菜种子已经吐芽,细如发丝,因为家里无人食用,我并不着急拔苗助长,就让它慢慢率性。从红泥炉膛里掏出满满几大簸箕草木灰,均匀的洒在韭菜丝上,一来壮苗,二来冬季保温。
夜月朦胧,终于隐藏在老家的灶房后,成了一片漆黑。万懒俱寂,虽已没有了夏蝉的聒噪,却多了蟋蟀的夜吟,让人觉得分外清凉。此起彼伏的对歌,于是汇成了月光交响曲。清冷的夜里,我撷取了桂花、金银花、菊花、月季花瓣,煮成了一壶鸡尾茶,在静静的石桌旁,拨着青绿的香果,让不着边际的思绪,随着花茶荡漾漂浮。 {:7_381:} 快赶上朱自清了!!{:7_381:}{:7_381:}{:7_390:}{:7_390:} 有真么好的院子,值得守望
老年人的好地方{:7_389:} 快乐生活33 发表于 2022-9-4 19:03
有真么好的院子,值得守望
老年人的好地方
谢谢鼓励{:7_381:}{:7_381:}{:7_381:} 沣辰41 发表于 2022-9-4 17:13
快赶上朱自清了!!
谢谢鼓励{:7_381:}{:7_381:}{:7_381:} 文笔优美,情深意满。{:7_390:}{:7_390:}{:7_390:} 沣辰41 发表于 2022-9-4 17:13
快赶上朱自清了!!
{:7_396:}{:7_396:}{:7_39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