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鄠邑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把推进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工作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位推动,选好领头雁,配强带头人,提升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激发农村党建活力。$ e0 v9 q. O( ^8 ] t: j
2 v* h) U! g) J
01站位高 以上率下力推全面实现100%
3 N" h# n2 ~7 N2 d2 f* M7 H 书记主任一肩挑,有利于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鄠邑区坚持高位推动,区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在各类会议上对推进“一肩挑”工作提出要求,并亲自到镇街、农村一线调研推进此项工作。其他区级领导也深入包抓镇街、农村,强化一线指导,现场推动工作,高位推动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到位。截止10月28日,全区193个村,18个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均达到了100%。
4 k6 b; r0 I" u, h: F. e" ?" x& M
1 M% t9 L! x& D) B& c 02选得好 拓宽渠道选好“领头雁”
( P4 O* |# J) h- a( V 基层党支部书记“一肩挑”的人选,必定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鄠邑区积极拓宽渠道,深入实施村干部队伍强基固本工程,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逐村摸清优秀人才底数,建立村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和“一肩挑”人选后备力量库,依托社区干部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通过集中授课、外出观摩等方式,重点培养使用,逐步实现村后备干部素质强化、管理细化、学历优化。对一些非党员身份的优秀人才,有计划地发展为党员,为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对本村无法产生“一肩挑”合适人选或人选不能胜任履职要求的,通过上级下派、外地回引等措施,选派综合素质高、有基层工作经验、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专业人才,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并依法依规选举为村委会主任,确保干部队伍的质量。
5 a# T9 y% F2 @$ E( B" e& t) K$ N. _1 Y% K* N5 ~
03稳得住 坚持“三在先”确保平稳有序
3 b0 `( g/ x" p6 ]( O9 e# [ 此次“一肩挑”人选中更加注重把农村文化程度高、品质优秀、综合素质较好的年轻人才吸纳进基层党组织。坚持“三在先”,即坚持分析研判在先,结合不同村情,深入分析研判,在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合适人选。坚持谈心谈话在先,由镇街党(工)委班子成员和村干部进行逐人谈话,讲政策、讲感情、讲发扬风格,尽可能通过沟通的方式,实现平稳过渡。坚持考察审核在先,严格按照村干部人选资格标准,对新进入班子的成员,进行多部门联审,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人员进入带病当选,确保各村组织平稳有序,不断线。: [$ h" f, N6 d1 q
+ s" A6 X8 V: H
04干得好 加强培训提升干事本领0 h5 }" h7 [0 F+ `% m( ^
鄠邑区通过持续加强培训,提升他们干事创业的能力,依托区委党校对全区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紧紧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结合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际需要,采取集中学习辅导+个人自学思考+相互交流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学者就主题教育开展内容、党史党纪党规和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对参训学员进行了系统理论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为民服务解决实际难题、检视问题找准差距症结、精准服务助推农村发展的能力,为主题教育更深更实更有成效开展打开了良好局面,奠定了扎实基础。
Y6 i+ n/ ~4 r* G: S* [0 r( n! ?* }" v; i! ^) w9 R' d
05管得住 加强督导统筹推进工作. |- e k1 A0 F3 ?, s; Y: } L
鄠邑区将“一肩挑”工作和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村“两委”换届“回头看”、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大起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等工作,作为考核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依据,全面分析、综合研判,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切实给“一肩挑”书记“上紧螺丝”。同时,完善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加强履职考核,把“务虚”的党建工作引领的“正能量”最终注入到“务实”的发展中来,真正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强心针、 推动器。来源:陕西先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