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发表于 2019-6-16 14:31:03

诗经我唱 《大雅·文王》

      文王英灵在天上,在那天上放光芒。
      周朝虽是旧邦国,承受天命新气象。
      周朝前途真辉煌,天命所归不可挡。
      文王神灵升又降,无时不在天帝旁。

      勤勤恳恳周文王,美好声誉传四方。
      上帝令他兴周朝,子孙后代为侯王。
      文王子孙无穷尽,本宗旁支百世昌。
      凡在周朝为官者,世代显贵又荣光。

      世代显贵又荣光,为国谋划真周详。
      希望天降众贤士,多多益善生周邦。
      王国要想求发展,依赖贤才作栋梁。
      人才济济聚一堂,文王靠此安国邦。

      仪态美好周文王,光明磊落又端庄。
      上天之命真伟大,殷商子孙来归降。
      殷商子孙有多少?多达亿万难估量。
      上帝已经下命令,殷商臣服于周邦。

      殷商臣服于周邦,可见天命本无常。
      殷商后人美而敏,来京助祭周廷上。
      他们来行祭礼时,穿戴仍是殷服装。
      周王御前众臣子,牢记祖德不能忘。

      牢记祖德不能忘,不断继承和发扬。
      永远修德顺天命,自求多福多吉祥。
      殷商未失民心时,能顺天命把国享。
      殷商教训应借鉴,国家才能永兴旺。

      国运不衰永兴旺,不要断送你手上。
      发扬光大好名声,殷商兴亡自天降。
      上天做事不可测,无声无息难知详。
      学习文王好榜样,天下万邦都敬仰。
【原典】《诗经·大雅·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沧海诗评】
      这首诗是《大雅》的首篇,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陈子展先生认为,它“隐然为周之国歌”。它的作者公认是被颂扬为圣人的周公。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寿命97岁,在位50年。是周人崇敬的祖先,伟大的民族英雄,周王国的缔造者,当之无愧的周王国国父。他从父亲季历手中接过西伯侯的接力棒,通过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使僻处于岐山的一个农业小国,逐渐发展为与殷商王朝抗衡的新兴强国,三分天下有其二,完成了对殷王朝的三面包围。他死后三年,武王继承他的遗志,抬着他的木主伐商,一战成功,推翻了殷商政权,建立了影响深远的周王朝。
      这首诗除了对文王的歌颂之外,作者还以深谋远虑、富有政治经验的政治家的识见,向时王和全宗族的既得利益者,提出敬天法祖、勤勉修德、以殷为鉴的告戒,以求得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全诗七章,每章八句。第一章言文王得天命兴国,建立新王朝是天帝意旨;第二章言文王兴国福泽子孙宗亲,子孙百代得享福禄荣耀;第三章言周王朝人才众多,以人才安邦治国;第四章言文王德行高尚天命所归,人心所向,殷人臣服;第五章言天命无常,当初拥有天下的殷商贵族已成为服役者;第六章言以殷为鉴,敬天修德,才能得天眷顾,永保多福;第七章言效法文王的德行和勤勉,就可以得天福佑,长治久安。
      君权神授的天命论思想,是殷商奴隶主的政治哲学。《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他们宣扬:殷商的权力是天帝赐予的,他们是奉行天的旨意实行在人间的统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意,天意永远不会改变。《大雅·文王》也讲天命,但这是从殷商继承下来,又经过重大改造的天命论思想。周王朝推翻殷商的统治建立新王朝,他们宣称这也是上天的旨意。他们强调:天意是可以改变的!逆天意,失民心,就会被天帝抛弃;顺天意,得民心,就会得到天帝的青睐与授权。“天命无常”、“唯德是从”、“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离骚》),上天不是偏心眼,对谁也没有特殊的偏爱,他只选择有德的人来统治天下。统治者失德,便会被革去天命,而另以有德者来代替,文王就是因为德行高尚而代殷兴周的。所以,文王的子孙要以殷为鉴,敬畏天帝,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永保天命。这就是这首诗的中心思想。
      易中天先生在《中华史·奠基者》中说:商是我们的狄俄尼索斯(酒神),周则是我们的阿波罗(日神)。商灵性,周理性;商浪漫,周严谨;商重巫官,周重史官;商重鬼神,周重人文。不难看出,虽然都强调天命所归,浪漫的商人躺在天命下高枕无忧,大有“天命在我,其奈我何”的优越感,而理性严谨的周人却更看重事在人为,要争取成为天帝最优秀的儿子,不要成为可悲的弃子。因此,他们牢记殷商灭亡的教训,把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自求多福,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而顺应上天的意志,以求对得起上天的眷顾和厚爱。正是这种可贵的忧患意识融入了华夏的血脉,让中华民族胜不骄,败不馁,发愤图强,自强不息,永葆生机与活力,从而自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大雅·文王》,功德无量。

观沧海 发表于 2019-6-18 10:02:07

      周史记载:周文王初为西伯时,一日出行于郊野之外,看到死人的枯骨暴露未被掩埋,就吩咐左右随行人员去掩埋。随行人员说:“这些尸骨都是年久死绝的人,已无主了。”文王说道:“天子有天下,就是天下的主;诸侯有一国,就是一国的主。今此枯骨,我就是他的主了。怎么忍心看着它暴露而掩藏呢?”左右随从赶紧将枯骨掩埋了。当时天下之人听说文王有这等阴德,都说道:“西伯的恩泽,虽无知之枯骨亦且沾及,况有生之人乎?”
      文王发政施仁,不惟泽被生民,而且恩及枯骨。这等恩德,焉能不王!

细雨无声 发表于 2019-6-16 15:19:10

不错,又占了一个沙发!

飘落的枫叶 发表于 2019-6-16 15:22:29

{:7_390:}

天和四堡 发表于 2019-6-16 16:19:08

{:7_381:}

乾坤_Gj2Gj 发表于 2019-6-16 17:55:49

以德治国,自求多福{:7_389:}{:7_389:}{:7_389:}

快哉风 发表于 2019-6-16 18:13:32

这一首好长好长啊。顺天应时,祸少福多。

缘分80 发表于 2019-6-17 05:49:17

好文采!

靳应禄 发表于 2019-6-17 07:16:40

                                 值得称颂。{:7_394:}
               

                关中地,十三都,后有长安先有丰。
                忠孝仁义礼智信,周风周德是基础。
                周丰京,光千秋,功德自在口碑中。
                中华文化放异彩,文王思想昊长空。

西窗剪烛 发表于 2019-6-17 08:50:41

观沧海老师《诗经我唱》既忠实于原著,又有非常时尚的解读,排列规整,韵律流畅,强烈推荐!收藏了!

老友小酌 发表于 2019-6-17 09:01:23

{:7_390:}{:7_390:}{:7_390:}祝贺我兄久已酝酿的大作终于定稿。这般心血,不负原诗之美,有升华之妙。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诗经我唱 《大雅·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