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左 发表于 2019-6-10 02:54:03

吉老师博才{:7_381:}{:7_381:}{:7_381:}

西窗剪烛 发表于 2019-6-10 06:48:17

       适才看到秦岭网上猎人老师一篇文章,言其同部分书画协会朋友采风,途经天池寺,天池寺内钟楼一副对联难住了大家。后来经过网站元老、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吉文鹏老师辨认,一分钟就发来了答案,这个答案是:“清钟远胤三千界宝谒高吟四百峰”。得到了同行书画家的一致认可。猎人老师很快在秦岭网登出了这则消息,朋友们都称赞吉老师博才多学,称赞秦岭网人才济济。我也是秦岭网诸多铁杆网友之一,吉文鹏老师是我仰慕已久的书法篆刻大师,也有几面之缘,私下还珍藏有吉老师一幅墨宝。猎人老师那就更熟了,经常见面倾听高论,力虽不达,心窃慕之,他不但是摄影专家,网络达人,也是我的私淑师长。详细对比了猎人老师的照片和吉文鹏老师的答案,作为一个楹联爱好者和书法外行,总觉得这个意思表达有些难解晦涩,似乎存在问题。现在本着争鸣的精神和猎人、吉文鹏二位老师商榷,一孔之见,就教于方家,如得指正,不胜荣幸。
         作为楹联爱好者,我首先是从内容来理解的。考虑到这是一副挂在寺庙钟楼门口的楹联,内容应该是和佛家清修有关,颂扬佛家经典的。这副对联里的两个字即上联里的“胤”,下联里的“谒”,联系上下语境,不好解释。“胤”,按照中国古典作品《说文》解释,胤,子孙相承续也。《尔雅》解释,胤,继也,是延续相承的意思。“谒”,动词,《增韵》解释:访也。《国语》云“不谒而归”。是拜见的意思。另外,“三千界”是佛教用语“ 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唐 代李远 《赠潼关不下山僧》诗:“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元 代乔吉 《水仙子·中秋后一日》曲:“坐金色三千界,倚天香十二阑。”“四百峰”经常出现在与“三千界”相对应的诗句中。如明代张萱《黄逢永广文病足还里以便面一律见怀次来韵赋答》中有“乘飙欲出三千界,柱杖还同四百峰。尊足既存因退步,何须曳履蹑夔龙。”的诗句。泛指翠峦叠嶂的山峰。
       针对心中的疑问,我联系了我的书法朋友东川先生,平夫先生及墨海泛舟先生,经过讨论认为,吉老师所认的大部分字是正确的,经过查询草书字典,“清钟远胤三千界宝谒高吟四百峰”上联联中第四个字应为“澈”,下联联中第二个字应为“偈”。“澈”,《玉篇》解释:通,达也。“偈”,佛经中的唱词,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陶望龄诗 《读华严合论》原文 : 禅心端合一生休,偈价真堪万死酬。 虚有身形似腰鼓,愧无手指发箜篌。
       综上所述,猎人老师照片中,天池寺钟楼所悬挂的楹联正确的字句应该为“清钟远澈三千界宝偈高吟四百峰”。该副对联不仅出现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届下学期语文试题当中,也出现在湖北黄冈、黄石等八市2018届语文测试当中。可见这是一副早已存在的成联。如何解释呢:“清钟远澈三千界”,僧人清修,敲响了醍醐灌顶的铜钟,悠扬的钟声,通达到了三千世界每一个信众宁静的心里,久久回荡。“ 宝偈高吟四百峰”,佛陀坐在莲花宝座上,高声吟诵着唤醒世间众人的偈语,智慧的哲语传送到翠峦叠嶂的千山万壑,让芸芸众生体会到佛法的伟力。
      通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很容易理解这副对联为什么会悬挂在天池寺钟楼门口的两侧了。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诸多的字体流派犹如天上的繁星,灿若星河,令人叹为观止,倾尽一生不能学其一二。佛教在中国传播已经两千余年,期间经过儒学的渗透,逐渐分化为八种流派,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这副对联引发的歧义,是值得深思的。
以上管窥之见,颇费了几滴汗水,搜肠刮肚,引据经典,写了几些文字,不免想拿来献丑,还请猎人老师和吉文鹏老师指正。
仲夏之夜,月暗星稀。
万籁蛩鸣,愈觉清寂。
遥念伊人,未免戚戚。
晓风浅寐,霜侵擘肌。
形只影单,茕茕孑立。
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本无一物,何惹尘埃。
梵音点化,鄙事萦怀。
泛舟江湖,鉴泉犹在。


大道逢君子76 发表于 2019-6-10 07:53:06

哈哈哈,笑天下可笑之事。

山路 发表于 2019-6-10 08:53:51

目前三种看法:
一、清钟远胤三千界宝谒高吟四百峰
二、洪钟远胤三千界宝谒高吟四百峰
三、清钟远澈三千界宝偈高吟四百峰

墨香轩人96 发表于 2019-6-10 08:54:01

12本人赞同西窗剪烛老师观点。偈为多音字用ji偈,字意是佛经中的唱词。而ye谒字意为拜见。

657468281 发表于 2019-6-10 09:58:34

学海无涯

老玩童 发表于 2019-6-10 13:54:02

准确释文是:
洪钟远澈三千界
宝偈高吟四百峰

   

老玩童 发表于 2019-6-10 13:57:52

草书和篆书作品,由于变化多端,加上书写者的任意发挥,的确难认。往往都是三个五个人凑在一起,才能基本认出。就这也不一定全对!这很正常。
因此,所有的大型书法展览都要求作者:“草书、篆书必须附上释文”!

赵员外18 发表于 2019-6-10 21:37:29

老玩童 发表于 2019-6-10 13:54
准确释文是:
洪钟远澈三千界
宝偈高吟四百峰

吉老师点赞

西窗剪烛 发表于 2019-6-10 22:12:13

老玩童 发表于 2019-6-10 13:54
准确释文是:
洪钟远澈三千界
宝偈高吟四百峰

吉老师{:7_381:}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知识渊博吉文鹏,多才多艺不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