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说那老树中有一个老太婆日日夜夜的摇着纺车,夜静时,你去听吧!那嗡嗡的声音象唱曲呢……" R/ |7 g; b( c
那老树就在村西的云际寺内,原是有两棵,一棵是银杏树,一棵是松树。松树在文革期间被砍伐了,留下的只是银杏树。《道德经》云:“曲则全,枉则直”,想来松树是吃了太有用的亏了!有用遭劫,和人事相通,银杏树得以存身的自是那幅无用象了。做不得不梁,扯不成板,当柴烧是可以的,只是太粗,四人连手还差一尺才能合围。有人曾试图用锯锯过,竟然就溢出鲜红的血来!吓得卧床半年,还愿的纸烧了四箩筐,人终是能走动了,只是病怏怏的缺魂少魄……8 K% g L8 F4 ]
银杏树苍苍莽莽的活了下来。龙枝交错,云冠蔽日,荫幅369平方米,在我县也算是一大景观了。若问去焦将村路径,答者必然手指远处突兀的树影:“树到村到!”极简捷,好懂。直到中年,翻阅县志,才知这银杏树是唐开元年间的古物了,诗圣杜甫曾有:“船舷瞑戛云际寺”之句,云际寺让这位老先
' I6 z/ \' K) ~生说出,该是文气冲天的福贵宝地了。只是庄稼人不甚读书,弄不清寺院道观缘何总有银杏树存在,是何说法?不得而知。. a; H7 i. N2 G" l' O9 ^
想必是僧人随意掘了坑穴,将一粒种子埋进去,这种子就接了天光地气幽幽地生长了,且又得了禅净的感应,滋
: @ X% U" k1 a% L养了一幅庄严妙象的神韵,如古先哲似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于是就得了长生之道,与天地共存了!同居一院的松树以其锐气受挫,早早化尘,推而广之,那些杨槐桑柳皆于我辈等同,区区人生于古银杏树算得了什么。4 N0 j4 f( w) @% w
童年常攀缘于银杏树,有水桶般的粗枝龙伏地面,其末端却奋然翘起,娘说这就是龙尾了。曾悠悠的伸向五里之外的庞光镇,庞光镇就出了一位名叫杨砺的状元,在宋建隆年间中进士第一,官至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声名显赫。后来龙尾又缩了回来,娘又说等那龙尾再伸起的时候,就有不得了的人物现世了,人老几辈也未见再伸起的景观,但我县还是出了几位大人物的,共产党、国民党的都有。云际寺亦香火鼎盛,钟鼓齐鸣,诵经阵阵,道场不时的做,善男信女佛缘具足,转佛的队伍蛇行于前殿后殿,银杏树下佛事很红火。后来“破四旧”推倒了佛象,打碎了做了肥土,房屋也拆倒了。银杏树还在原地活着。晚上拉一盏电灯,批斗会就开场+ ?; m) ~7 x' \1 h
了。走资派,反革命轮流上,这是人世间的事了,谁也说不清,于银杏树无碍。春来一树绿,秋来满树果,上有老鸦窝,下有一村人。你乘凉也罢,拴牲口也罢,砍一枝柯做铣把也是无语的。后来改革开放,人都疯张起来,知道了钱也是能通神的,云际寺又盖了起来,又请来一位游方女尼,主持佛事,重塑佛尊,日子不顺心的男女都因为宿命的原由聚在一起了,银杏树下又热闹起来。银杏树凭着千年的经历,目睹了世事人生的变化,脚下几户人家的小村,已繁衍成浩浩荡荡的焦将村,人类已登上月球,导弹的智能足可以催毁全世界,微机将人类变成了一个信息社会。这是人类的故事,不断更替的故事,一
6 J+ z: b' q1 `2 ?4 @, V8 `, R$ U切是在生成消亡,消亡生成,但银杏树终是完整的生命,一个永恒的真理。《道德经》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生?我故乡的银杏树。(刘水力)3 u6 ?3 P6 s( p% d. g- F/ 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