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赖床” 养藏阳气
进入12月后,很快就迎来了大雪节气。今年大雪,是12月7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一般而言,人们会在大雪节气中期待着“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不过,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的活动量也减少了。在这个吃得多动得少的寒冬里,该怎样为自己的健康努力呢?这里有几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1
天气寒冷紧闭门窗
尽管天气很冷,但经常在室内工作的人应适当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湿度,远离干燥和流感。
在冬季,人们往往最关心室外的温度,而忽略了室内的通风和湿度。房间温度太高而湿度太低,也会引起身体不适,极易发生疾病。
冬季室内保湿,除每日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外,也可在散热设施附近放一盆水,让水慢慢蒸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此外,在居室内养几盆花草或是购买加湿器,也可调节室内湿度,使居室内充满清新空气。
误区2
早起锻炼有益健康
大雪前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很多人已经注意到,昼夜长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晚上5点多时,天已经黑了下来,但早上要到7点左右才蒙蒙亮。
专家强调,这个时节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不宜起得太早,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稍微赖会儿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总体而言,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另外,这段时间的天气与其他时节相比更加阴冷,室内外温差也因为渐渐进入寒冬而变大。对于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里,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而不是越早越好。由于这一阶段室内外温差较大,到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
误区3
抗寒饮食首选火锅
一提到冬天,就让人忍不住想起火锅。外面大雪纷飞,屋内暖意融融,一桌人围着火锅吃得兴起,这似乎是不少人都曾畅想过的场景。
其实,冬天天气变得干燥,不少人会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的症状,选择清淡的饮食有助于应对干燥。目前的饮食市场上,麻辣、香辣口味的火锅要更受欢迎一些,对于这些容易引起燥热的食物,并不适宜经常食用。
另外,北方一到冬季,因为室内供暖,室外又穿得严实,很容易导致人们的内热散不出去而上火,所以在吃火锅时最好别大量摄入肉类,荤素搭配的比例1比5为宜,多搭配些清火滋润的食物。适时地吃一些清凉的小吃也是不错的冬季膳食选择。
误区4
进补时节靠吃就行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讲,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很多人只是狭义地去理解,认为所谓的“补”就是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其实,这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具体地说,进补养生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可见,并不是吃的越贵越多就更好。
除了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外,适当的户外活动也必不可少。由于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对于黑夜的感受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这个时节,非常容易感伤。要保持愉悦心态,可以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 {:7_368:} 老板不允许我早睡晚起 {:7_381:}{:7_381:}{:7_3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