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奔跑吧蜗牛
发表于 2018-11-8 09:49:52
{:7_389:}{:7_389:}{:7_381:}
观沧海
发表于 2018-11-8 17:15:17
靳应禄 发表于 2018-11-7 20:53
久违了。祝贺。
多谢靳老关注鼓励,不胜感激!{:7_396:}
观沧海
发表于 2018-11-8 17:18:30
快哉风 发表于 2018-11-7 20:58
因为河水清冽甘甜,人们才远道取水酿酒做饭;因为君王爱民如子,有德有道,所以各处的老百姓就前来归附依顺 ...
多谢支持鼓励!这首诗涉及到户县涝河,所以必须追本溯源,澄清是非,消弭歧见。{:7_394:}
观沧海
发表于 2018-11-8 17:21:29
老友小酌 发表于 2018-11-8 08:39
还原诗经精神的翻译!
不胜荣幸!翻译通俗顺畅,还原诗经的民歌本色,是先生的主张,也是我的追求!{:7_396:}
快哉风
发表于 2018-11-8 18:04:43
我也查了一下资料,正如文中所说,问题关键出在这个潦字的读音上。一般的注释读作三声,意思是路边的积水。如果读作四声,则通涝,应指潦水无疑。诗经中多次提到渭水泾水,好像也提到过灞水(记不清了),作为渭河的重要支流,涝河入诗也是在情理之中。况且如果按一般的解释,用路边的积水怎么能酿酒做饭洗杯子呢?再说路边的积水到处都有,何必还要远行呢?
观沧海
发表于 2018-11-8 19:14:40
努力奔跑吧蜗牛 发表于 2018-11-8 09:49
{:7_396:}{:7_385:}
观沧海
发表于 2018-11-8 19:25:42
快哉风 发表于 2018-11-8 18:04
我也查了一下资料,正如文中所说,问题关键出在这个潦字的读音上。一般的注释读作三声,意思是路边的积水。 ...
户县名士李百灵先生坚持“涝水”说,并说曾见过这种注解,只是现在无法查证。“涝水”说在名家的注解中找不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户县研究《诗经》的人比较少,且影响不够。自古以来,诗无达怙,事实上,起码在《浻酌》一篇中,户县人应该是有发言权的,而且解释为涝水显然更合理。{:7_394:}
乾坤_Gj2Gj
发表于 2018-11-10 14:52:39
旁征博引,耳目一新{:7_389:}{:7_389:}{:7_389:}
观沧海
发表于 2018-11-10 22:44:27
乾坤_Gj2Gj 发表于 2018-11-10 14:52
旁征博引,耳目一新
多谢鼓励,不胜荣幸!{:7_396:}
徐海河
发表于 2018-11-11 09:06:43
好!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