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 发表于 2018-6-29 17:08:11

难以承受的求学之重 -----六问西安教育


2018年西安市民办初中招生电脑随机派位,简称“摇号”工作于6月12日全部结束,44所民办学校共报名52263人,录取学生10575人。未被录取的41688人将参加后续7月份“面谈”。此种空前绝后的教育懒政------摇号,也根本无法保证这部分学生能如愿进入向往的民办初中。明眼人都知道,所谓的民办学校和大学子弟学校一边享受着公办学校的政策红利,一边高薪挖着西安市乃至全省的优质师资资源,一边收着高的离谱的学费和择校费,一边与校外培训机构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地组织掠夺、垄断优质生源、组织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的民间“点考”,校外培训机构与各大名校捆绑式结为利益共同体,培训机构成了五大名校的掮客,与五大名校一道联手长期压榨着家长,折磨着孩子。众所周知,教育原罪是教育产业化、教育资本化、教育商品化、教育经济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规划不公平、不合理,区块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精英化、教育过度化、现有教育供给量与教育需求量持续性不匹配。
针对几十年来西安教育尾大不掉的老病沉疴,本平台发出以下六问、六建议,谨供西安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拾遗补缺的作用,六问如下:
一问:西安38所民办学校(含五大名校)到底姓公还是姓私?
      请西安市教育局为38所民办学校验明真身、盖棺定论。以法律法规中相关规定为依据,以举办方出具的资金和办学场地、师资力量、学生来源等软硬件要素为准绳,严格鉴定38所所谓的民办院校的性质。
       属“公”属“民”,请给予科学严谨的界定,并向社会进行公布。若属“私”,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38所民办学校皆是以公办学校为依托,或者出资。且一直无偿占用公办学校的场地和师资资源和软硬件设施,成为名副其实的校中校、校外校、分校、子校。依据相关规定公办学校不得设立分校和子校。既然被官方认定为民办,为何省市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出台规定:不得在全省范围内跨地域招生?但实际上这些学校都与各大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奥数班等名义进行点考“掐尖”招生,掠夺、垄断优质生源?西安某中学校长表示,这几年西安市对于这些民办名校的默许,政府导向偏移、学校扩招,优秀学生都涌进了“名校”。学校由此生源广博,教师积极性高教学质量自然上升;相反,劣质的生源、贫寒的待遇,严重影响了其他学校奋起竞争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恶性循环。这位校长认为,一些“名校办民校”游离于公办与民办之间,享有公办学校的资源,却又按照民办学校的条件社会化操作,显而易见是公共资源享受了双重政策。国家义务教育的原则是免试就近入学,而这些学校以民办为由不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一些不光彩的手段,面向全市、全省大肆招收垄断优质生源,将劣质生源甩给社会。二问:请明确西安市38所民办学校是营利性教育还是公益性教育?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那么,西安市38所民办学校到底是是营利性教育还是公益性教育?第三条:“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公益性的民办学校,其高额学费和天价择校费否涉嫌偷税漏税?每学期所收巨额学费和高的离谱的巨额择校费去哪里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规定:提供教育服务免征增值税的收入,是指对列入规定招生计划的在籍学生提供学历教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具体包括: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并按规定标准收取的学费、住宿费、课本费、作业本费、考试报名费收入,以及学校食堂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伙食费收入。除此之外的收入,包括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赞助费、择校费等,不属于免征增值税的范围。请问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税务局、西安市纠风办,38所“民办学校”多年来以各种名义收取的巨额赞助费、择校费根据上述规定明显涉嫌偷税漏税,相关部门为何不查处,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长期默许五大名校和几十家“民办学校”偷税漏税是否应该从快、从重查处?@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陕西省税务局@陕西省检察院@陕西省反贪局@陕西纪检监察@西安市检察院@西安市反贪局三问:公办学校国有资产和资金注入到所谓的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学校(分校)是否因此造成国有资产变相流失?这种假公肥私的行为缘何长期存在尾大不掉?请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国资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国资委给吃瓜群众一个说法。@西安市国资委@陕西纪检监察
西安教育界一位退休的老干部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38所民办学校从审批到转性,很多事情不是教育部门能挡住的。这位老干部介绍,“名校办民校”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当时的初衷是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拉动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靠近,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监管模式,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并开始进行商业化经营,向学生收取的高额学费未能转化成国有资产,而是被其利益集团中的少数人所占有或瓜分,“名校办民校”已成为部分特殊群体牟利的工具。这位退休老干部坦言,西安目前的这38所民办学校中,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纯民办,而绝大部分都是借、靠、占用一些大学资源或开发区资源,或将公办学校转制,是在国有主体上发展起来的衍生物。国有主体投资办民办学校,堂而皇之收取高额费用,这种做法很荒谬,已经涉嫌国有资产变相流失,同时也涉嫌偷税漏税。“你说它公办,它却拿着职能部门民办批复;你说它民办,它却占有着国家资源,领导、老师是公办学校派过去,教学用地是公办教育用地。西安市某中学校长表示,西安市的基础教育应该是齐头并进,而不是几个名校以及一串串分校的几家独大。这位校长质问,西安市教育局每年都发文件,严禁幼儿园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收取费用,严禁各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等费用,但都没有管住,每年发的红头文件都成了一纸空文!现在一些名校的收费,越来越隐蔽,而且收取的钱款并未进入学校公户,直接进入了个别人的私人账号上。数额巨大,有些收入超过了区县财政收入。他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些名校的审计、监察。西安市某中学校长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四问:减负,为何越减越重?
       应该学习效仿山西太原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做法,在5月中旬,一天之内关停取缔了市区内1300所校外培训机构,西安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有壮士断腕,陈疴要用猛药的强硬举措,还孩子们一个轻松的校外时间和快乐无忧的童年,别让孩子们背上了难以承受的求学之重。
存在长达二十年多年的五花八门的校外培训机构,为什么能得以发展壮大、“茁壮成长”,尾大不掉,不能彻底取缔?其原因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培训机构与主管部门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所以才能让各种奥语、奥数、英语培训班成为了压在家长头上的一座大山。
       取缔、关停校外培训机构既能彻底斩断校外培训机构的疯狂敛财的利益链,也能撇清校外培训机构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狗苟蝇营说不清的利益关系,从而减轻家长和孩子的精神压力与经济压力,还孩子们节假日,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只有一刀切式的坚决取缔校外机构,才能彻底治理五大名校“掐尖”式的掠夺、垄断优质生源,还教育本真。
       学生的作息到校时间存在问题,应该与家长、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的上班时间同步匹配。
       减负喊了几十年,为什么越减越重?孩子从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毁坏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再加上体育课被被随意挤占,操场活动空间严重不足。书包越来越沉,作业越来越多。
       减负,一直不能只减在红头文件和汇报材料上,20多年来实际中小学生的负担一点没有减轻,反而还逐年在增加。
五问:质疑西安教育“新政”------摇号(撞大运)真的公平吗?
       为什么是40%是摇号,60%是面谈?为什么40%摇上的大部分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好多家长认为60%的面谈是在变相为五大名校“掐尖”掠夺、垄断优质生源站台、洗地,为“掐尖”择优录取、收取高额学费和天价择校费披上合法的“障眼法”外衣,也是为“掐尖”掠夺、垄断优质生源提供了时间和暗箱操作的空间,这样既可瞒天过海,还能掩人耳目的“以正视听”,给广大民众以公平公正的假象,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想让摇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就得百分之百的让所有报“民办学校”的学生都参加摇号,取消面谈环节。这样所有孩子只有撞大运、赌博听天由命一条道,只有一个“赌博”撞大运的结果,百分之百的摇号撞大运远远比百分之四十摇号、百分之六十面谈要公平的多。
      六问:在西安上民办学校,天价学费压弯了家长不堪重负的脊梁,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上民办学校,仅学费20万不封顶。家长经常调侃:养一个孩子,相当于养了一个“专业碎钞机”。针对网上传的这份天价学费@西安教育@西安市物价局你们怎么看?①幼儿园学费(保育教育费+托管费):去普通幼儿园一个月托管费最少1000元左右,饭费200元左右,其它杂费100元左右,每个月至少1300元左右,三年36个月,总共46800元②小学学费:民办小学就按5500元/学期算,六年下来需要66000元③民办初中学费:民办初中学费就按8000元/学期算,三年下来48000元:④民办高中学费:民办高中学费就按9000元/学期算,三年下来54000元。综上所述:在西安上民办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个家庭大约支出的学费在214800元。(以上只是学费,不包括天价择校费、赞助费,西安市五大名校20万元起步)网传数据,仅供参考:西安五大名校及二类学校学费参考(最新)
这样算下来,现在的家长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真是大的怕怕!但是,为了孩子可以有一个好的未来,家长们也只能很无奈地砸锅卖铁!只能咬牙拼了!【几点建议】(1)西安市委、市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县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平衡调剂,该建的建,该转并的转并。从而有效制约和杜绝刚需大于供求的矛盾。(2)在逐步大力兴办优质公办教育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逐步关停、转并民办学校(尤其是五大名校),应在体制机制上优先放权给公办学校,仿效民办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在中小学实行以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给足校长足够的人权和财权,在保证公办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又不偏离教育宗旨,应在现有的公办中小学和民办中小学派驻督学检察专员(应具有督查和检察的权力),实行督学检察专员负责制。而不是近乎偏执的坚持“奇葩”摇号,这是典型的头疼医脚的教育官僚主义和官本位主义的“懒政”行为,绝对不是无良媒体标榜的什么“新政”,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板块教育资源平衡、科学研判、合理调配、均衡发展。(3)应该把现有的38所所谓的民办学校与现有的软硬件相对较好的公办学校,进行跨区资源整合,平均优质师资,均衡优质生源,让现有的优质师资资源和优质生源均衡分布在各个区的中小学,在现有的区县公共教育资源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区县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转并一批教育质量不高、入学率不高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从根子上彻底打破五大名校长期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局面。
      (4)在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少的区县,新建高标准、足够多的中小学,彻底解决该区学生上学难、上好学校难的问题。
      (5)坚决不允许高校附中、子弟学校面向社会跨区域招生,应有计划的调配辖区内生源给各大附中和子弟学校、民办学校,以化解辖区就学压力。但绝不允许附中、子弟学校自主跨区招生。
   (6)“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应尽快确定其属性,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五大名校’的招生数量,规范招生程序,规范分校的设立,规范收费行为,不能让这种教育乱象成为西安教育之殇,对其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和制止,并对其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教育乃国之重器,国之未来,岂能儿戏一摇了之?应下大力气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以解沸腾民怨!       来源: 江文西部号外

观沧海 发表于 2018-6-30 09:21:25

{:7_381:}{:7_389:}

老友小酌 发表于 2018-6-30 10:37:05

{:7_3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以承受的求学之重 -----六问西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