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前一定要做这2件事,否则会短命!
有人说洗澡有啥好讲的?真别说,有人就因为这件小事洗出了问题:洗澡不当,洗出几种病!
皮肤病
人体表面有分泌的油脂及保护性菌群,它对皮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果洗澡洗得太勤、水温太烫、常用清洁剂等,不仅对皮肤是一种刺激,还会把皮这层保护膜洗掉,令皮肤的自然防御功能降低,容易引起瘙痒,甚至导致皮肤病。
低血压
洗热水澡时,皮肤表面血管扩张,血液涌至皮肤,脑部及内脏的血液供应会相对减少。
洗澡的水温过高,脑部、内脏就可能缺血,从而导致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严重的还会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心脑血管意外
如果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其大脑、心脏等身体内部的某处血管可能本就有狭窄,如果洗太热的水,这些地方缺血,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意外。
晕厥
洗澡会消耗体能,如果是空腹饥饿状态下洗澡容易导致低血糖,从而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甚至晕厥。
另外,有些人家里的浴室通风不好,而洗澡时间过久,浴室内闷热潮湿,气压较低,易让人缺氧,导致晕厥。
注意这 6 点,洗个安全健康澡
洗澡前,别忘记了做这2件事:
洗澡前喝杯水
有些人洗澡后会有口渴的感觉,这是因为洗澡时皮肤会排汗,导致身体失水。
所以,建议在洗澡前喝杯温水,补充体内水分,避免发生低血压等状况。
浴室做好通风
有些人为了让浴室更暖一些,反而将门窗关得很紧,建议门窗应留出缝隙,或打开排气扇,防止人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缺氧。
洗澡时还需注意:
洗澡不用太勤
我国南北方的洗澡习惯差异大,但不论你是一周洗一两次,还是天天洗澡,都要根据你自己的皮肤状态来决定。如果是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可适当增加次数。
在南方天天洗澡的,也不用每天食用沐浴露、香皂等,防止皮肤过于干燥。
时间控制20分钟内
空腹饥饿时易导致低血糖,饭后洗澡使腹腔血液供应减少,影响消化,所以最好饭后间隔半小时再洗。
另外,洗澡太久血液聚集到皮肤,内脏器官供血减少,容易造成低血压、心脑血管等意外
水温40℃为宜
水温过高让皮肤表面屏障变得更加脆弱,40℃左右的水温刚好能让身体温暖,又能洗掉身体的灰尘油脂。
谨防漏电漏气
必须杜绝热水器安在浴室内,而且须将热水器的排气设施安置妥当,避免发生漏气。(今日养生网) {:7_381:} 天天洗澡,都要根据你自己的皮肤状态来决定。如果是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可适当增加次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