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忠言畅民声——读白羚先生《农情忠言录》
本帖最后由 秦无霜 于 2011-1-6 20:05 编辑警世忠言畅民声
——读白羚先生《农情忠言录》○李景宁 白羚先生所著《农情忠言录》读罢,徒然而生的感觉是:那年那月,农村太累,农业太落后,农民太无奈。作者数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颇费心思将那段不堪回首的酸辛往事记录在册,以饱满真情、亲情、乡情的深刻笔触,向人们娓娓道来。行文旁征博引、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书字里行间弥满忧国忧民与民本情怀,震撼心灵,使人受到感染和启迪。
农人悲酸,惊心伤时。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饥寒是农民最大的心事。书中《三年自然灾害》《农村公共食堂和饥荒》等文章阅罢真是掷地有声,极左错误思想路线把这种切身苦痛推向广大农村、农民、农业的角角落落。于是生产力停滞、政治斗争炙热化、农民辛苦一年不能离饥得饱。上忧下愁,农村困难情状不一而书。脱离客观实际,违背自然规律等闹剧事实至今让过来人痛心不已,让读者不寒而栗。如果当年以农为根,以民为本,遵从自然规律,自然就会避免那场空前绝后的历史灾难。农情悲剧,警世鉴今。作者以悲悯情怀和忠国爱党之心将发生在户县的一幕幕农情悲剧,一页页农情事件,不吝用细腻的笔墨全盘推出,也不难悟出,旨在达到警世鉴今的潜移默化作用。《发生在小县城的误伤》《李伯村的冤案》等文章触目惊心,感人肺腑。在中国几千年英雄人物谱上,不乏也有真知灼见的伟大人物。书中的户县杨伟名就是其中之一。他秉笔直书,为中国广大农民陈情上书,其旨在为了让错误路线刹车,迅速扭转时艰民危,避免一幕幕农情悲剧发生。他的万言书令人遗憾的被上纲上线,导致了个人的悲剧。《陕西人物志》已经将其称作农民思想家载入史册。其时,很有骨气和良知的陈冏台因撰写《农村见闻录》也未能幸免。个人命运也成为那个时代的悲剧。同时,李伯村冤案主角的张建兴、屈文银、王存西也带来开除党籍、公职、判刑的厄运。虽然他们三人在1978年平反昭雪,但留给家庭的灾难和悲情无法赎回。农事悲歌,忠言永铭。在这本发人深思的哲理书中,有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真实事件,那时除了在户县小城起风作浪外,还波及和影响到中国、陕西省高端人物。如《对三个共产党员的追查》《陕西省副省长韩兆鹗和涝峪暴乱》等篇章中,真实地记录了户县农业问题被无端形而上学,涉及或连累到高层好多大人物。跃然纸上的酸辛往事渗透了作者热爱农业、关注农村、情系农民的民本思想。本书引子是座指路灯塔,39篇文章开门见山、推心置腹、暖人心怀,篇篇文字上下相连,思想左右贯通。那个时代的悲歌已经被当代人们引以为鉴,如今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向前的号召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当今社会生机和危机并存,农村、农业、农民许多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就此更应值得我们思考和科学决策,这也是白羚先生和我们的一致见解。
全书夹叙夹议,直抒胸臆,犹如报春之花,为我们带来芬芳气息。如同百灵仙鸟,为民众放嗓歌唱。白羚先生向来撰文讲究思想先行,的确此书又见到观点鲜明,回味历史,穿越时空,为执政者谏言的博大胸怀和民族大义。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民谋福祉,其真理永恒不变。其自费出版《农情忠言录》不图名、不图利、只是进谏忠言,以资时政,服务民本。或警世忠言,或醒世良言,或喻世铮言,或刺世警言,或传世箴言,或与世豪言等等,都涵盖和体现、表达了作者白羚先生的肺腑之心,爱民之情。
载户县县委宣传中心《金户视野》2010年5月31日8版
好书啊!:victory: {:1_1:} :victory: 百姓是衣食父母,为民谋福祉,其真理永恒不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