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无霜 发表于 2011-1-6 19:59:45

(散文)古 槐

本帖最后由 秦无霜 于 2011-1-6 20:00 编辑

古       槐
                                                                  李景宁    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户县县城钟楼的旁边,长着一棵年岁很大的槐树,是典型的中国槐。就是因这棵古槐,为中国农民画乡,诗词之乡户县增添了无限魅力。望着它久经沧桑,历经风雨,饱经磨难而顽强活下来的伟岸雄姿,来看农民画毕在钟楼闲游的外国长鼻子黄发友人不得不伸出大拇指说:嗨喽,很棒很棒,母亲树。古槐,对于与它朝夕相处的人们来说,也觉得它很平常,只不过是眼中一个坐在钟楼旁晒太阳的慈祥的老母亲,只不过是见证了王朝更替和人们悲欢离合的老父亲。回眸往事,抚昔追今,梦里梦外,让人感叹万千,古槐和它的故事为京畿之地户县自古到今增添了无限魅力。
    古槐的岁数现在谁也说不清。有人说,它的年岁和钟楼差不多。据县志记载,钟楼是明朝末年户县知县张宗孟执政时修的,那么,古槐应该是那个时代栽植的,照此算才400多年。有人说,不对不对。你看看古槐那身材和皮肤,就知道它最少是1000岁的老人了。今天,在渭河边谓丰中学校园里的古槐和户县城里的古槐长得一模一样,人家都说是汉朝人栽的树。那么,县城的古槐怎能那么小呢?它也不想当官,还在乎隐瞒年龄。十几年前,我在渭河边教书时,经常和古槐近距离接触,觉得它和县城的古槐如果放在一起,还真的当双胞胎。无论粗细,无论高矮,无论树皮。无论树枝的密稀,都是一个神态。同在阳光下,同在风雨中,它们也许有着同样的感悟,岁月也许给予了它们相同的沧桑。它们幸运的活到现在。有人说,古槐是宋代的,是时任户县主簿明道先生程灏亲手栽的。名人,附着名树,不就更显示古城的历史悠久。但是,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拍照,现在只能是瞎猜了。加上,也没有历史记载说这棵古槐是程颢先生栽植的。有人说,这棵古槐是汉武大帝亲手栽的,是他在上林苑打猎归来,吃了渼陂鱼,喝了户县黄酒,吃了烤兔子肉后,在一个桃花盛开的时节栽的,皇帝的额头还微微冒着热汗呢。传说,固然都赋予了美好的想象翅膀,但历史上的老事情我们只能畅想了,还真不敢断然说古槐有多少岁的。它的年龄,只有天地知晓,古槐自己最清楚了。
   古槐的故事很多很多。户县有名的辣子疙瘩小吃摊点就摆在古槐树下。春天,鸟语花香时分,唐朝的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岑琼,温庭筠等坐在那里品着辣子疙瘩,喝着黄酒时,他们的心情如何?明朝文学剧作家王九思罢官归来在古槐树下曾经听到过古槐的安抚吗?李自成攻打户县城看到古槐英姿吗?解放初,传说贺龙在古槐下喝茶吃饭是不是真的,至今也没有谁去考证那些芝麻点大的事情。听说户县籍名人关麟徵,赵寿山等到县城在古槐树下,也吃过辣子疙瘩。是的,都是很简单和普通的老事情了。民国时期,抗日战争结束后,曾经留学日本,美国,德国的兵器专家户县牛东人贾小侯回到地方,出任户县农会主任时,他在钟楼旁的古槐树下对上千民众说:栽树栽树栽栽树,国外也很重视栽树,栽树会改造自然环境。古槐能活到现在,是我们户县的骄傲和自豪。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家园。台上,这位白胡子老人挥舞着拳头在呼吁栽树的口号,台下,民众在呼应。喊声震天,惊起树上的群鸟儿一阵翻飞。古槐对面的是文庙,到了春天这里堆满了几十种树苗。农会主任贾小侯弯着腰给县镇机关单位和乡村,学校发放树苗。那年,他的儿子出生,他指着古槐给县长刘瑀和参议长陈昆山,三青团干事长李营等人说:栽树容易成树难,这批树栽后,一定要好好保护,我的儿子名字就叫树成吧。县长刘瑀等同声说:好,好,好名字。四十年后的古槐,还经历了一场官司。那年,户县县城街道改造,保护了古槐的主人的家按政策需要搬迁。主人对古槐的感情难舍难分。关于古槐的所有权问题,主人把县政府告到法院,最后政府败诉,只得到一元钱赔偿的主人高高兴兴的说:我们保护了古槐,政府尽管只赔偿一块钱,但说明政府还对保护树的人给予了肯定。这件事情曾在全国媒体报道后引起轰动。如今,县政府已经用最好石头砌成围墙把它保护起来。天热时,政府会给古槐挂吊瓶,搭建防晒网以防酷暑。天冷了,会给树身缠裹绵绵的外衣御寒。病虫来时,会给消毒灭虫。古槐简直成了“大熊猫”。在古槐周围拓开一个广场,立石刻字记载名曰:古槐广场。
   古槐的雄姿和雅韵魅力润泽和吸引着太多的人们。春天来了,虽然空着肚子的古槐却精神抖擞的做好了展示魅力的准备。树上的积雪刚消融,它就伸展腰身,树皮渐渐变绿,一夜之间就从大大小小的枝条上吐出嫩嫩的绿芽。和煦的风儿来了,暖融融的吹拂下,绿芽就一天天长了,慢慢的绽开嫩嫩的绿叶,向小城的人们告诉春天已经来到人间。夏天,一个华盖撑起一片绿色的梦想。那年夏天大地震时节,古槐树下躺满了防震的老老实实。西安血站的车子停在古槐身旁,我在献血时,余震来了,车子的晃动十分明显。古槐的树枝树叶密集,庞大的茂密的树叶形成一把大伞,为我们带来一丝清凉。西安的医生说:怕啥?古槐树心都空了,依靠那点皮都能活下来,地震算什么?几天后的夜晚,古槐下,一场为四川灾区捐款的文艺晚会在这里举行。演员的泪水,台下观众的爱心汇成了一条不屈不挠的母亲河,流向远方,润泽了灾区的苦难同胞。秋天,古槐的叶子在尽显风韵后,随着寒风的丝丝降临纷纷落下,是那么的自然和安谧。古槐在准备着又一次迎接暴风雪的洗礼。坚强倔强的性格,随遇而安无所畏惧的处世态度,傲然挺立目视远方的气概,让人们感到古槐宠辱无惊的魅力。低调,平凡,坦然,宁静,随喜,顺善,畅美,和谐,无惧,,,,,,的鲜明个性昭示着古槐的沧桑美,旷达美,自然美。古槐的身影,古槐的故事,古槐的精神,古槐的魅力已经深深的印记在我们的心中。
    往事不堪回首,古槐却在小城中。那年,那月,那事,随着流水已经远逝,但古槐心里却依然承载着梦的匆匆脚步。人,是脆弱的。古槐,是坚强的。人在为名为利中度过是喜是愁是悲是欢的时光,古槐却在默默无闻中幸福的平静的安谧的活着。古槐,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启示。只要古槐存在,它身边的故事就会延续和上演下去。天地下的古槐都是相似的,但古槐的命运和故事各有各的不同。我们户县的古槐,过去是辉煌的,今天是幸福的。因为农民画和诗词之乡的桂冠为它的生活带来了诗意,带来了画境,带来了许许多多美丽的眼睛。感谢古槐,愿你四季平安幸福,用心来祈福呵护芸芸众生和这个世界吧。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1-1-6 20:51:43

本帖最后由 长安18子 于 2011-1-6 20:52 编辑

文章写得很优美,把这棵神奇的、给户县人民带来福祉的古槐写尽了!愿古槐万古长青!:victory:

无常 发表于 2011-1-6 21:45:41

:victory:

雪中望梅 发表于 2011-1-12 23:28:08

{:1_1:}

靳应禄 发表于 2011-6-14 09:58:32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1-6-14 09:59 编辑

          傲然挺立目视远方。
          低调,平凡,坦然,宁静,随喜,顺善,畅美,和谐,无惧 ……古槐的精神 。

蒋村人 发表于 2011-6-14 10:28:55

学习{:7_394:}

清阳子 发表于 2011-7-10 10:58:32

感谢古槐,愿你四季平安幸福,用心来祈福呵护芸芸众生和这个世界吧。
{:7_396:}{:7_390:}{:7_389:}

小溪入海 发表于 2011-7-27 08:58:59

古槐——成熟和淡定

乌里扬._IGU65 发表于 2018-4-30 22:03:18

国槐又称关中槐,这是一种关中精神!

实习生55 发表于 2018-5-30 20:11:58

{:7_394:}{:7_39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古 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