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 发表于 2018-2-28 16:23:16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

忠实、诚实、老实,永远是最可贵的品质。
  明代思想家薛瑄有句名言:“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的确,诚实,是永远明亮的一面镜子。一切矫揉造作、虚假伪装都会在其面前露出马脚、现出原形。可以说,诚实,才会真实;真实,才可踏实;踏实,才能结果实。   历代做官者,很多人凭着忠诚老实,赢得上下信任,留下一番事功,成就一段佳话。   《玉堂丛语》记载了宋景濂诚敬的故事。宋景濂在明太祖面前说话,“不为文饰隐蔽,虽家事,苟有问,亦一一道之。”一次,朱元璋问他:“昨日饮酒否?座客为谁?馔为何物?”宋景濂都以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卿饮时,朕令人视之,果如卿言,卿信不欺我。”朱元璋因此越来越相信他的诚实。   宋景濂就一场酒宴,毫不隐瞒,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诚实得可爱,他因此深受朱元璋信任,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为逃避纪律约束,搞地下饭局,在内部食堂接待,甚至到老板家里吃请,至于吃什么、喝什么,更是包裹得严严实实。此种行为,就是欺骗,就是不老实。比起宋景濂的坦诚,着实应该感到汗颜。   汉光武帝时期,江陵县令刘昆在任时,一处地方突发火灾,他闻讯赶赴现场,忽然天降大雨,不一会儿就风平火熄。后来刘昆调任弘农太守,当地猛虎横行。在弘农当政3年,又出现了一桩奇事——“虎皆负子渡河”。光武帝刘秀听说后便召他入宫询问,刘昆说:“这只是巧合,发生大火的那天本就乌云密布,大雨将至。老虎外逃是因为当地人口增长,生存困难,臣只是正好在当地任职。”光武帝称赞刘昆是个诚实的人。   刘昆本可以顺杆往上爬,但他没有这样做,恪守了诚实为官的信条,不贪无名之功、不采不实华名,给后人作出了示范。   很多为官者,因为诚实,其为官之路得以平坦。相传陈执中做宰相的时候,有人举报陈执中“非宰相器”,但宋仁宗仍坚持己见,更加重用陈执中。有人问原因,仁宗一句“执中不欺朕耳”堵住了那些非议者的嘴。这个故事也告诉人们,天下大德,莫过于诚。人有一诚,胜过任何乖巧;官有一诚,胜于任何伪装。   比起封建时代官员的诚实,共产党人应有更高的境界。1940年,陈云写了《党员对党要忠实》一文。陈云认为,党员的忠实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事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共产党人的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事实上,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无条件的,只有绝对,没有相对;只有100%,没有99%。“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竹签钉入十指而永不叛党的坚定……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   现实生活中,对党是否忠诚,可以很好地判断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那些刻意进行档案造假的人,那些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人,那些总想躲避纪律、打“擦边球”的人,那些顶风作案、不收敛不收手的人,说到底是不忠诚、不老实,也算不上是合格党员,发展到最后可能就成了“两面人”“伪忠诚”。   “可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肺给人看。”做合格党员、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必须选择忠诚老实,做到“三严三实”。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