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之道 发表于 2018-2-25 11:09:34

易经论阴阳

易经论阴阳阴阳是宇宙界万事万物存在的普遍规律与现象,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玄学和易学的立足根基,也是玄学和易学的精髓和灵魂。如果没有阴阳五行学说,也就没有了我们今天所研究和应用的“五术”(山、医、命、卜、相),所有的玄易术数全部都成了空中楼阁,毫无立足之地,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萌芽和生长的土壤。所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玄易学术基础中的基础,重点中的重点。不仅如此,纵观宇宙万事万物,包括肉眼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均是以阴阳两大形式而存在。一、阴阳的概述道教的开山鼻祖老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们中华民族古代的先哲先贤们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和现在的唯物辩证法中所说的对立与统一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什麽出入和矛盾。它是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相对固有的特性,化繁为简,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即阴与阳。事实上,纵观宇宙万事万物,也都是存在于阴阳之中的,任何一种事物,非阴即阳,非阳即阴,而且阴阳并存,阴阳同在。而事实上,阳本身就是指太阳,阴本身就是指太阴(月亮),它们是宇宙天体中对我们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如果真的没有太阳、月亮这两大对地球影响极大的星球存在的话,地球上可能连生物都无法存在,当然也就没有我们人类的存在,一切都无从谈起了。正因为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旁边存在著太阳和月亮,而且它们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影响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并被我们的祖先所认知,就有了阴阳的概念和延伸发展。最初的阴阳界定,是人们通过太阳与地球旋转的相对位置来进行定位的,凡是面向太阳的一面或一方,也就是被阳光普照的地方,就谓之阳,而背向太阳的一面或一方则谓之阴。其实,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就无不打上了历史发展的深深烙印。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最初就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形态及其存在方式的象形字,其后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才有了象声、象意等文字,是对象形的补充。象形文字可以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如山、水、日、月、牛、羊、车、舟等,都是根据其形状而抽象地画出来的。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阴”、“阳”也不例外,也是具有汉文字所特有的逻辑和道理的。易经论阴阳根据张成老师微信公众号(大成之道国学)内容整理而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经论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