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8-2-19 21:17:32

戊戊年正月初一登山组诗

戊戍年初一登山组诗
文      秦岭山人
正月初一,我们一行三人,驱车过城区沿户祖路止从南北二号路南行关中环线,到柳泉村,到处停满了轿车,以为有什么活动,言谈间愰然原是有孩童考学的,上状元庙许愿,还愿。我们继续东行,过双柏树,停车于老梅杏下的庙东边,步行而前,空山静寂,古木衰草,蕴蓄春意。阴坡处,路有积雪,可没脚面,小心前行。过石门,绝崖之下,深不见底。我们边走边聊,意气风发,脚踩积雪的声音,远处不时传来的鸟鸣,和我们的喘息声,形成一首登山交响曲。来到叉路处,一条通黑虎殿,我们去过多次,一条西林湾,通搭仙庙,我们毅然选择了后者。因是人迹罕至,不仅路窄,而且残叶厚铺,阴处积雪更厚。至搭仙庙,门迎旭日,两犬奔来而迎,庙北有一古树,估计有数百年龄,枝繁无叶,夏秋冠可荫数十丈阔。西边的两树上,分别架了两个大喇趴。有一道人,闻犬声端碗而出,交淡得知学校毕业后曾在八仙庵,白云观等待过,此庙为黄堡村修,以为蒋村或祖庵之黄堡,道曰周至之黄堡,实出意外。搭仙庵的来历说是此地风景优美,八面来风,林木茂密,乃修道之绝佳地方,常有神仙到此歇脚,后建庵堂,故称搭仙庙。告别道人,一路谈笑风生,渐有雪消泥泞路,找干处小心地走。过湘子庙,想起韩愈老先生的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难道韩愈与其侄孙韩湘子(传说中八仙之一〉在此相别。由此想到封建王朝伴君如伴虎。得意时荣花富贵,风光无限,"一封朝奏九重天"。失宠时大祸临头,重者杀身,轻者贬远,"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也是为民请命的硬骨头,为了制止大兴土木,兴师动众迎佛骨,上书违圣意,遭贬斥,如此坚持真理信念的人,代表了封建士人的铮铮铁骨,试问今人坚持真理,坚持初心者几人?韩愈的诗文独树一帜,在唐代占有重要的一席,特别是散文,尽显大家风范,拯救了魏晋后散文的没落,故苏轼称之"文起八代之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可惜未去坪上的庙,一睹八仙韩湘子的风彩。边聊边走,不觉路从山西边又到了山的东边,山下的平川,尽收眼底,再向前行,人声渐多,到了去状元庙的分路处,看见求神佑晋的人们带着孩子,手拿香火去拜神明,拜过下来的人,将祈来的红绸带系在树上,可能寓意高中吧。为了抄近路,我们从早弃的小径走,枯草葡伏,非知者不敢走此道。凉风吹过,寒意陡生,山中住户由无到有,由少到多,山外雾霾笼罩,山路弯弯,若虎踞龙盘状。有些下山的人,为了省力气,从无路的坡面而下,欢声笑语,飘洒兰天。从西嶺一村到柳西,再到柳泉,完成了从东岭到西岭的穿越,历时四个多小时,行程三十余路,幸福地度过了狗年新春的第一天,愿幸运,幸福,友谊,健康永远相伴。一路走来,感受颇深,赋诗七首,采用平水韵。
      (一)
踏雪深痕九重弯,
寒阳眩目入林间。
身旁鸟语催春曲,
脚下浮云卧岭闲。
          (二)
人间二月寒风去,
黑虎琼枝始化融。
野涧山溪春奏乐,
心中此味与谁同。
          (三)
山间小径叶残深,
道绕枯藤树色森。
美景身前人迹少,
风光胜处有童心。
          (四)
云横瘦岭万千渊,
雪拥枝Y抱木眠。
忽听林间深处鸟,
闲看古寺出山泉。
          (五)
深山古刹名搭仙,
旭日蓬莱步庙前。
暖照寒坪犬迎客,
钟声颂屋自轻烟。
         (六)
诧异树系绸带红,
祈求庙屋佑青童。
闻香及第团圆日,
必有重筹表心衷。
          (七)
虎踞龙盘雾锁峰,
神前跪伏暗祈重。
悠然一阵春风过,
喜待三秋硕果丰。
          2018.2.19

紫阁_zy866 发表于 2018-2-19 22:36:33

拜读,欣赏,享受,膜拜中。。。

香水猫猫 发表于 2018-2-19 23:08:56

{:7_381:}

nanshnyun 发表于 2018-3-2 22:07:35

盛年雅兴,文采华章,新春启瑞,情灿朝阳!拜读好文章,颂祺师乡党!{:7_389:}{:7_390:}{:7_39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戊戊年正月初一登山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