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医院专家答爸妈37问!你想知道的儿童眼疾答案都在这
近年来,近视眼越来越呈现“低龄化”,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近视人数高达50%—60%。本期腾讯大秦网特邀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专家邢咏新副主任医师针对各位宝爸宝妈提出的问题给出专业解答!以下是各位宝爸宝妈提出的相关资讯问题:
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邢咏新副主任来支招,让你不再担心孩子近视!
【医生介绍】
邢咏新,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委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陕西省分会委员,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视光学组常委,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199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从事小儿眼科工作9年。2005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眼临床学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博士学位。2016年1月 作为西安市卫计委人才引进至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西安市眼科医院),现任小儿眼科专业副主任。
参编专著《弱视》(科学出版社 2007年)、《眼科临床精粹》(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参与翻译《斜视手术病例解析》一书。
1998年曾获“碑林区十佳青年”称号,2011年荣立“三等功”一次,2016年获得“先进个人”称号。
擅长专业:儿童及成人复杂斜视和眼球震颤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儿童弱视早期防治、大龄儿童弱视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觉康复治疗、低视力防治、青少年近视防控,婴幼儿视觉发育评估等。
首先向大家说明一点:
1.邢咏新副主任医师针对各位宝爸宝妈提出的问题做出的解答是在没有看到孩子的真实状况下,在线解答只能用作参考,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代表个人和医院立场,望大家体谅。
2.我们选取同一用户ID回复内容,同一ID视作同一问题进行解答。
3.重复内容、灌水内容的跟帖可视作同一问题进行解答。
接下来进入专家答网友问题环节,如有帮助,请自行收藏!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近视的发生与眼睛大小没有关系。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眼睛干涩有很多原因,需要到眼科医院进行专科检查,排除干眼等疾病。当然和用眼习惯也有关系,例如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也会导致眼部干涩。可以使用一些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宝宝如果频繁并如此用力揉眼睛,需要排除过敏性结膜炎、倒睫等疾病,请您方便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此外,过敏性结膜炎通常会和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伴发,您需要观察宝宝是否有打喷嚏、流鼻涕、流泪等症状,如果确定宝宝是过敏体质,并患有以上疾病,则需要综合治疗。如果有倒睫则需要根据宝宝年龄和角膜损伤程度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600度-800度可能为病理性近视,而大于800度者大多为病理性近视)主要是由遗传造成的。而大多数近视为单纯性近视,其发生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所致,环境因素主要是指近距离用眼、营养、发育等,遗传在单纯性近视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
有学者研究发现:父母双方均患有近视,孩子近视的发病率要显著高于父母一方近视者;父母有一方患有近视,孩子的近视发病率要高于父母均无近视者。因此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近视(尤其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那么宝宝需要尽早进行视觉筛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监测宝贝视觉发育进程,如果发现有近视趋势,则需要进行规范干预。同时也要从小注意用眼卫生和喂养方式。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幼儿园体检是为了监测孩子视觉发育的情况,结果的可靠性与检查者的专业性和孩子的配合程度有关,因此对于检查有可疑异常的孩子,需要到专科医院或者专业医院的眼科(小儿眼科)进行规范化的检查。
宝宝发育过程中其视觉功能也在逐渐发育完善,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眼球前后径(眼轴)较短,是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增长,远视度逐渐降低,最终变为正视(远视度消失),如果眼轴继续增长则会变成近视。3-7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3-5岁0.5,6岁及以上0.7(引自《中国弱视诊断专家共识》),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1.0。
此外,幼儿园体检时宝宝视力检查受干扰因素较多,如果一次视力检查不佳,最好能够多次复查。以下情况需要到专科医院就诊的:(1)体检筛查发现有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或散光),需要进行睫状肌麻痹(所谓的“散瞳”)验光;(2)多次视力检查均低于该年龄段的正常视力下限;(3)存在斜视、歪头看东西、眯眼、看电视或看书距离较近等。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建议您带宝宝到专科医院检查,排除泪道发育异常、泪小点狭窄、倒睫等疾病。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您所说的幼儿园体检所用的机器应该是视觉筛查仪,孩子描述的所谓看“黄点”后的感觉是眼睛对光照后的正常反应,不用紧张。如果筛查结果有异常则需要到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孩子如果确诊为弱视,是需要尽早治疗的,弱视是和视觉发育相关的一类疾病,通常是由于视觉发育过程中单眼斜视(尤其是内斜视)、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相差过大)、未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和形觉剥夺(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等)等因素导致的单眼或者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诊断弱视需要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验光,10岁的孩子首次验光需要使用阿托品点眼,进行医学验光,如果矫正视力低于正常(10岁正常视力应该在0.9以上),则可诊断弱视。
弱视的治疗首先根据验光的结果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如果是单眼弱视还需要遮盖视力较好眼,同时进行相应的视觉训练,促进视觉发育。单眼弱视治疗中,戴镜和遮盖是治疗的主要措施。10岁开始治疗弱视,年龄稍微有些大,但是只要坚持进行规范治疗还是希望获得康复的。至于您提到的“轻度斜视”,是需要根据斜视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的,请您带孩子看专业的小儿眼科医生,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孩子检查的视力是裸眼视力,首先需要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验光(首次验光最好选用阿托品),看看有无近视、远视或者散光,如果矫正视力能够达到正常就需要配镜矫正了。否则双眼视力相差较大会导致双眼视觉的损害,也会引起视疲劳,影响孩子的视觉质量。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9岁的孩子0.6(即:对数视力4.8)的视力是低于正常的,需要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验光,如果验光结果确定孩子存在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则需要配镜矫正。如果验光结果显示近视,且近视进展较快,孩子又没有角膜塑形镜的禁忌症,是可以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角膜塑形镜一定要在专科医院或者专业医院眼科由有经验的医生或者视光医生进行验配。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近距离工作在近视病因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电子产品,大量的近距离读写对近视的发生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没有证据表明电视比电脑、平板电脑危害小,不过手机、平板电脑使用距离比电视近,从这一点来讲电视的影响可能要稍小一些。研究表明,每天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因此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在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进展上有重要作用。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控制近视进展主要有以下方法:(1)控制近距离用眼强度,最好连续近距离用眼1小时,休息远眺5-10分钟;(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1-2小时;(3)坚持戴镜,如果戴镜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进展,则需要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4)对于近视进展较快的孩子,也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5)调节较强者,可以每晚睡前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放松调节。一般3-6个月应该带孩子复诊。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3岁半的宝宝应该常规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对孩子的视觉发育进行监测。如果视力低于0.5、存在屈光状态异常(近视、远视或者散光)、斜视或者立体视觉发育异常,则需要进行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同时看专业的小儿眼科医生,排除弱视、斜视等相关疾病。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引起宝宝频繁眨眼的原因很多,例如过敏性结膜炎、儿童干眼、倒睫、视疲劳等,需要去专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同时不要让宝宝过多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如果宝宝眨眼同时伴有面部抽动,还要请儿科医生排除抽动症。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孩子应该是“散光”,散光是由于角膜生长不“完美”所致,在角膜的某一区域的弧度较弯,另一角膜区域则较扁平,那么角膜各径线的成像不一致,导致视觉成像质量不佳。如果不配戴眼镜,将会导致视疲劳。孩子为了看清楚,会出现眯眼、皱眉、歪头看东西等现象。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医院眼压测量大多使用的是非接触的回弹式眼压计,测量结果受角膜厚度、巩膜硬度影响较大,需要测量校正眼压,或者使用精确的压平眼压计进行测量。如果确定眼压高于正常标准,则需监测视野、视神经纤维分析、视盘OCT等检查,排除青光眼。如果没有视野及视神经的损害,则属于高眼压症。建议您带孩子去专科医院看青光眼专业的医生。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3岁半的宝宝没有远视储备的确是会有近视风险的,孩子出生后远视消失的比较快也就是医生所说的“正视化”速度较快,可能和遗传有关,也有可能和喂养方式和用眼习惯有关。散光会导致宝宝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如果宝宝一只眼的散光有250度,那么建议您需要给宝宝配镜矫正,否则模糊的物像会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同时双眼屈光度相差过大也会导致弱视发生。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每次近距离用眼时间(如看电视或看书)不超过半小时,同时不建议低龄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建议宝宝每天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晚上不要开灯睡觉,同时不要挑食,少吃甜食。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斜视手术的目的是恢复双眼视觉,如果手术后宝宝的立体视觉恢复良好,可以不需要进行所谓的“康复训练”,如果立体视觉恢复不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些针对性的视觉训练。目前训练的方法较多,如同视机、手描实体镜(双眼视训练仪)、训练软件等,但是都需要在小儿眼科医生或者视光医生指导下进行训练。如果宝宝存在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术后是需要验光配镜的。例如宝宝视力仅0.3,那么就需要进行屈光矫正,如果矫正视力低于0.5,那么还要排除弱视。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引起宝宝频繁眨眼的原因很多,例如过敏性结膜炎、儿童干眼、倒睫、视疲劳等,需要去专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同时不要让宝宝过多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如果宝宝眨眼同时伴有面部抽动,还要请儿科医生排除抽动症。
网友问题:
2 天前
专家解答:
不是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孩子的斜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例如和远视相关的调节性内斜视,如果戴眼镜后正位,那么就无需手术;另外,如果孩子大多时间都是正位的间歇性外斜视,立体视觉正常,那么也不需要手术。还有一些斜视属于隐斜视,即依靠眼部自身的融合调整功能可以保持正位,如果没有视疲劳等症状,定期观察即可,如果孩子的斜视影响到双眼视觉功能,或者出现阅读困难、视疲劳等症状,那么可以采用视觉训练的方法针对性治疗。建议您带孩子到斜视与小儿眼科专科进行详细检查,确定治疗方案。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孩子双眼视力相差较大,即使近期有过度用眼,一般也不会导致双眼视力差别增大,因此建议您带孩子去专科医院或专业医院的眼科,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验光,充分放松睫状肌,排除过度用眼的干扰,检查出孩子真实的屈光状态,如果存在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等屈光不正,那么是需要配镜矫正的。如果是因为过度用眼出现的“调节性近视”(所谓“假性近视”),那么点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后,视力会有明显改善的。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0岁的孩子视力0.5(对数视力4.7)、0.6(对数视力4.8),明显低于正常,需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首次验光建议使用阿托品验光),确定孩子的屈光状态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根据检查结果配戴相应的矫正眼镜。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近视是可以通过手术矫正的,目前的近视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两种。前者是在角膜上通过准分子激光的切削作用,将角膜的前表面弯曲度减少,将眼部的屈光力降低,达到矫正近视的效果;后者是在眼内放置一个特殊的人工晶体,可以用来矫正高度或超高度近视。近视手术一般在18-20岁近视程度稳定后进行。此外,对于病理性近视或者进展较快的高度近视,也可以采用后巩膜加固术控制近视进展,这一手术对于年龄没有过多的要求。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斜视术后的重影(复视)有很多原因,需要看专业的斜视医生,根据目前的眼位(斜视程度)、眼球运动以及双眼视觉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配戴三棱镜、针对性视觉训练或通过二次手术矫正。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一般来说,斜视是双眼相对位置的异常,有很多类型的斜视双眼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根据不同的斜视类型,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手术设计,期望术后能够获得良好的双眼视觉和正常的眼位。但是很多时候,斜视比较复杂,无法通过一次手术解决,需要二次手术矫正。或者一眼手术后,原本未暴露的对侧眼的异常在术后出现,也需要二次手术矫正。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您看过斜视医生后才能确定。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因为内斜视对宝宝的双眼视觉损害较严重,同时单眼的内斜视还会导致斜视眼的弱视,因此需要尽早诊治。首先宝宝需要使用阿托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1岁10个月的宝宝大多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远视,如果戴上远视眼镜,内斜视被完全纠正,那么宝宝属于完全调节性内斜视,仅戴镜即可;如果远视度很小或者没有远视、内斜视度数又比较大,那么就属于婴儿型内斜视,一般需要在24个月内手术,手术前需要进行专业的婴幼儿视力评估和干预;如果戴上远视眼镜内斜视比戴镜前改善,但是又不能够完全正位,那么就属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需要手术矫正戴镜不能改善的那部分内斜视,术后戴镜正位,摘镜后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内斜视,随年龄增长,远视度逐渐降低,与远视相关的内斜视也会逐渐减小。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1)宝宝使用阿托品后因为瞳孔散大,光照量增加,因此会出现畏光现象,同时因为去除了眼部睫状肌的调节力,宝宝看近处会不清楚,但是不影响宝宝看远。以上现象均属于药物的正常反应,停药后药物作用大约三周会自然消失的。
(2)宝宝点阿托品后,因为瞳孔变大、像差增加等原因,宝宝可能会出现您所说的“斜眼”看东西,药物作用消失后会改善。宝宝如果有远视、散光,那么宝宝为了获得清晰的物像,也会采用眯眼、皱眉或者歪头等补偿措施,因此需要戴镜矫正。宝宝的视觉发育需要清晰物像刺激,否则会导致视觉发育迟滞,导致弱视。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孩子的视力下降,需要寻找原因。首先需要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验光,如果验光确定孩子存在显著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则需要配镜矫正。如果是因为用眼过度导致的调节性近视(即所谓的“假性近视”)。那么麻痹睫状肌后,视力即可恢复正常。其次,还需要看专业的眼科医生,排除眼部的相关病变。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孩子如果确诊为近视、散光,那么需要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因为孩子右眼“发红”,有可能存在眼表的病变,因此暂时不推荐使用角膜塑形镜。
控制近视进展主要有以下方法:(1)控制近距离用眼强度,最好连续近距离用眼1小时,休息远眺5-10分钟;(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1-2小时;(3)坚持戴镜,如果戴镜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进展,则需要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4)如果近视进展较快,在控制眼表情况后,也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5)调节较强者,可以每晚睡前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放松调节。每隔3-6个月需到医院复诊。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如果宝宝没有眼表的病变,近视或散光度数较大者,可以选择配戴RGP。RGP也称硬性角膜接触镜,透氧性较好,成像效果也会优于框架眼镜,但是对于近视进展没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因为宝宝年龄小,摘戴镜时需要注意操作细节,应该在专业的小儿眼科医生或视光医生指导下验配、操作。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如果孩子的眼表没有病变,可以使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或配戴合适的框架眼镜,定期复查眼底情况。但是市面上的所谓护眼仪、针灸按摩对于高度近视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相反,因为高度近视会导致视网膜变薄,不恰当的眼部按摩有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控制近距离用眼强度依然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
另外,如果近视度进展较快,可以采用后巩膜加固术延缓近视进展。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有高度近视专科门诊,如果您方便,可以带孩子来就诊。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孩子单眼弱视的治疗措施如下:
(1)规范的睫状肌麻痹验光,验配精确的矫正眼镜;
(2)遮盖视力较好眼(可每天放学后遮盖3-4小时,建议使用眼贴完全遮盖),弱视眼戴镜进行视觉训练(光栅治疗、简笔画、穿珠子、穿针、训练软件等均可选择),亦可加用双眼视觉训练仪器或软件;
(3)双眼戴镜后的矫正视力平衡后即达到弱视基本治愈时,逐渐减少遮盖时间,定期复诊,避免弱视复发。至于能否摘镜,取决于孩子的屈光状态,如果存在显著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则需要戴镜矫正。弱视的治疗目的是矫正视力达到正常,而非裸眼视力。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因为宝宝存在散光,散光是由于角膜生长不“完美”所致,在角膜的某一区域的弧度较弯,另一角膜区域则较扁平,那么角膜各径线的成像不一致,导致视觉成像质量不佳。如果不配戴眼镜,看东西自然不清楚。
4岁的宝宝还在视觉发育关键期,长期的模糊物像还会导致弱视的形成。因此宝宝需要坚持戴镜。建议每隔2个月左右复诊,每半年调整镜度,一般每一年阿托品麻痹睫状肌(散瞳)验光一次即可。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宝宝喜欢眯一只眼,有可能存在间歇性外斜视、单眼视力不佳或者倒睫等病变,需要看专业的小儿眼科医生。建议教会宝宝检查视力,必要时需要进行睫状肌麻痹(所谓的“散瞳”)验光。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宝宝的近视度数很高,而且存在屈光参差(双眼近视度相差较大),那么从视觉发育的角度上分析,宝宝的左眼有可能矫正视力低于右眼,建议宝宝坚持戴镜,同时监测双眼戴镜后的矫正视力,如果双眼戴镜视力相差2行以上,可以每天遮盖右眼2小时左右。
因为宝宝是高度近视,会导致视网膜变薄,不恰当的按摩操作有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需要控制宝宝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半小时,尽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少吃甜食,可以适量补充叶黄素。定期带宝宝检查眼底变化,及时发现病理性变化。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控制近视进展主要有以下方法:
(1)控制近距离用眼强度,最好连续近距离用眼1小时,休息远眺5-10分钟;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1-2小时;
(3)坚持戴镜,如果戴镜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进展,则需要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如果不戴镜会导致近视进展过快;
(4)对于近视进展较快的孩子,也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
(5)调节较强者,可以每晚睡前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放松调节。一般3-6个月应该带孩子复诊,如果戴镜视力下降,应及时调整。
网友问题:
专家解答:
孩子既然已经发现近视,应及时配镜矫正。只有保证戴镜后清晰的视觉质量才能够延缓近视进展。您所说的所谓通过“望远”等习惯来矫正近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近视不戴镜,就如同一架半自动照相机不调焦距无法获得清晰的成像一样,相反,因为成像不清晰,反而会导致近视进展。
控制近视进展主要有以下方法:
(1)控制近距离用眼强度,最好连续近距离用眼1小时,休息远眺5-10分钟;不要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或乘车环境看书;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1-2小时;
(3)坚持戴镜,如果戴镜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进展,则需要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如果不戴镜会导致近视进展过快;
(4)对于近视进展较快的孩子,也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
(5)调节较强者,可以每晚睡前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放松调节。一般3-6个月应该带孩子复诊,如果戴镜视力下降,应及时调整。
以上是针对各位宝爸宝妈提出的问题做出的专业解答,十分感谢邢咏新副主任医师做出细致的解答,希望会对宝爸宝妈在呵护孩子眼睛方面有所帮助。各位宝爸宝妈如还有什么疑惑担心,可以前去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详细咨询哦。再次邢咏新副主任医师!来源:腾讯网 在下拜读了,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