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845 发表于 2017-10-7 21:54:55

[微笑]靳老师是我多年的朋友,此处放出我见,乞望鉴谅。
靳老师认为读付音论据有两点,一是康熙字典,对于辞海的采而不信是因为辞海晚于康熙字典,这点不敢苟同,为什么后来的辞海没有沿用康熙字典的说法,一定有原因,为什么辞海明确了在此案应该读贝,一定有依据,不可以因为晚于康熙字典认为不可信。而关于俗传读音,我早先曾经在陂头村问过这字怎么读,有人表示不认识,有人说我们都叫付阳宫,语气并不坚定,我家就在离渼陂湖很近的村子,对这个字的懵懂和不确定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以此为依据确定读音远不如溯其本源更可信。而且这个字很容易望字读音,谬误流传的可能性极大。
靳老师[抱拳][微笑]

努力奔跑吧蜗牛 发表于 2017-10-7 22:04:03

{:7_389:}{:7_389:}

交友的情 发表于 2017-10-8 08:01:08

读FU有理有据{:7_381:}

老友小酌 发表于 2017-10-8 08:53:37

{:7_390:}{:7_390:}

靳应禄 发表于 2017-10-8 08:59:56

感谢各位网友光临。{:7_396:}
字的发音人人都应关心,特别我们鄠邑是发生地,更是责无旁贷。

靳应禄 发表于 2017-10-8 10:09:39

panda845 发表于 2017-10-7 21:54
[微笑]靳老师是我多年的朋友,此处放出我见,乞望鉴谅。
靳老师认为读付音论据有两点,一是康熙字典,对于 ...
      欢迎845网友(格外亲切,因为我的单位是845:D);
      欢迎商榷——我早就跟过与付教授商榷的帖子。
      先说一点,我帖子(对应别的网友的依据)提到的是《辞源》,不是《辞海》。下面回应几点再讨论:
      一、我的认知有四点(不是两点):
      二、你说“附近村子对这个字的懵懂和不确定人不在少数”,但我敢肯定(在此前)没有人会读作bei。
      三、说我本人的一件经历,时我在单位负责落实政策和信访工作。一位受刑事处理的处级干部要求恢复党籍,其所持折起来的文件显示“受刑事处分的党员可以不开除党籍……”我让其“下周的今天你再来”。第二周,其来了,我问他“……下一句是‘也可以开除党籍’你为什么不引用?”——《辞源》用了《康熙字典》半句话,意思完全反了,再说,从《康熙字典》可以看出,两种读音压根儿就不是同一个字。


新八军_Z2bO6 发表于 2017-10-8 14:37:37

支持!

qzuser286 发表于 2017-10-8 17:04:23

支持靳兄的观点

靳应禄 发表于 2017-10-8 17:40:43

谢谢了。与二位共勉。{:7_396:}

观沧海 发表于 2017-10-9 19:49:36

靳老渊博,钦佩之至!{:7_389:}{:7_381:}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西安文史】萯阳宮的“萯”(fù)——读音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