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阁 发表于 2017-8-26 07:47:34

王广利先生应邀为郑小军先生诗集作序

《情系桑梓唱大凤》:同窗好友郑小军的第2部诗集《梓叶潭》,在期待中终于问世了,我由衷地向他祝贺。
《桑葚集》与《梓叶潭》可谓姊妹集,其中凝聚了小军多少心血哟!小军属一位商界成功人士,旗下有四五个公司,但他把诗歌视为生命的重要部分。他热爱生活,珍重人生,观察社会,感受自然,体味真情,加之勤奋、执着,略有闲暇,便读书、笔耕,才有了这么两部沉甸甸的诗集。按说鱼肉与熊掌不可兼得,可他兼得了---他付出的也太多了。
   《桑葚集》 与《梓叶潭》都是用心在歌唱,其中也写出了诗人的一段心路历程。诗集取材广泛,文思机敏,才气纵横。写乡亲、乡情、秦声秦韵的诗,亦真亦纯,以情见长;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思考人生的诗,颇富理性。其咏物诗,清新隽永,精致短小,别具一格。诗人读书颇丰,从有些诗可看出艾青、舒婷、余光中、廖公弦、牛汉、公刘的诗风。
    两部诗集不乏精品。精品首推《写给蓝天》,该诗犹如男子汉宣言,写出了诗人执着的理想、信念及昂扬上进的人生追求。其构思之精巧,令人折叹;诗歌蕴含的理性思辨,更令人称奇!其它如《三叔》、《乡党》、《春》、《秋的凝重》、《骆驼》、《菊花》、《树》、《常青藤》、《民工》、《感受自然》(以上属《桑葚集》中的诗);《谁说》、《月季》、《在雨中》、《恋情》、《书》、《蚕》、《青春无悔》、《苍鹰》、《初春》、《让爱洒满你宽厚的心胸》(以上属《梓叶潭》中的诗)等,都堪称佳作。
   《桑葚集》与《梓叶潭》根植于故土。这是作者多次讲过的。小军把家乡看得很重,从《梓叶潭》的编排也可看出这一点。多少年来,小军常常身在异地,忙于生意,但时时魂牵故土,思念乡亲、乡情、秦声秦韵。诗心激荡,难以释怀,倾之笔端,便成珠玑,成佳构,一吐为快。正如作者在诗中深情所唱:“舍不去,割不断的,是亲情;挥不走,忘不掉的,是故土···乡党啊,你始终割舍不下,一腔黄土情。”
    两部诗集也不乏精彩片段-----
    如《乡情》“是不见面就想/见了面就骂的思念。”
《老家》“返修的土屋/诉说着/日子的辛酸。”
   《秋的凝重》“是谁/让秋叶/铺就情愫的长路/是谁/让秋雨/纷落成缠绵的诗句/是谁/让秋月/清廋成一条小船。”
    《骆驼》“面对生的寂廖/悠然自定/身陷困苦/还承载着重负/把对大漠的深情/用蹄印/写得那么凝重。”
   《燕子》“迎春的呢喃/怎能把致富的话题诉完。”
    《树》“不慕繁华/独守寂闲/生/便是守护。”
   《秦岭秋景》“火一样的图画/飘染着江山/...是秋之魂/凤之胆/生命里具有诗意的呐喊。”
    《折子戏》“无论何朝何代/都要规规矩矩做人/明明白白哼唱。”
   《高粱》“在成熟的季节/你醉了/摇摇晃晃/带着庄户人的梦想/让信天游/在绵软的黄土地上空/唱响。”
   《历史老师》“他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不负重托/三尺讲坛/不枉活。”
   读《桑葚集》与《梓叶潭》,我主要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谈。讲的多了,难免贻笑大方。因小军再三叮嘱,我只好敷衍几句,不成敬意。小军久在商海中打拼,也该保重身体。但愿小军永葆艺术活力,不断超越自我,视佳作如佳偶,从而唱出更加激昂、豪迈的“大凤歌”。
——小皇帝(海子)王广利先生应邀为郑小军诗集作序
(第一幅为临习尚贤居刘建户先生书法作品,
第二幅为尚贤居刘建户先生《行者知归》原作品)

紫阁 发表于 2017-8-26 08:01:00

该文是我应小军之约,给小军诗集作的序。详见诗集《梓叶潭》第5页,该文写于2007年,该诗集于2008年,由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小皇帝(海子)

关注 发表于 2017-8-26 09:37:10

{:7_381:}

观沧海 发表于 2017-8-26 11:32:35

{:7_389:}{:7_381:}

终南山人777 发表于 2017-8-27 20:39:15

在下拜读了,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广利先生应邀为郑小军先生诗集作序